嵌入式Linux之我行——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三)
- 主
机:VMWare--Fedora 9 - 开发板:Mini2440--64MB Nand,Kernel:2.6.30.4
- 编译器:arm123.com.cn/linux/arm-linux-gcc-4.3.2.tgz" target="_blank">arm-linux-gcc-4.3.2.tgz
- u-boot:u-boot-2009.08.tar.bz2" target="_blank">u-boot-2009.08.tar.bz2
二、移植步骤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19001.htm5)准备进入u-boot的第二阶段(在u-boot中添加对我们开发板上Nand Flash的支持)。
目前u-boot中还没有对2440上Nand Flash的支持,也就是说要想u-boot从Nand Flash上启动得自己去实现了。
首先,在include/configs/my2440.h头文件中定义Nand要用到的宏和寄存器,如下:
#gedit include/configs/my2440.h |
/* #define oNFADDR #define oNFECC |
其次,修改cpu/arm920t/start.S这个文件,使u-boot从Nand Flash启动,在上一节中提过,u-boot默认是从Nor Flash启动的。修改部分如下:
#gedit |
//注意:在上一篇Nor Flash启动中,我们为了把u-boot用supervivi下载到内存中运行而屏蔽掉这段有关CPU初始化的代码。而现在我们要把u-boot下载到Nand Flash中,从Nand Flash启动,所以现在要恢复这段代码。 #ifndef CONFIG_SKIP_LOWLEVEL_INIT #if 0 copy_loop: //下面添加2440中u-boot从Nand Flash启动 #ifdef CONFIG_S3C2440_NAND_BOOT
nand2: bad_nand_read: ok_nand_read: notmatch: #endif _start_armboot: .align 2 |
再次,在board/samsung/my2440/目录下新建一个nand_read.c文件,在该文件中来实现上面汇编中要调用的nand_read_ll函数,代码如下:
#gedit board/samsung/my2440/nand_read.c |
#include
|
注意:上面这段代码中对Nand进行寻址的部分,这跟具体的Nand Flash的寻址方式有关。根据我们开发板上的Nand Flash(K9F1208U0C)数据手册得知,片内寻址是采用26位地址形式。从第0位开始分四次通过I/O0-I/O7进行传送,并进行片内寻址。具体含义和结构图如下(相关概念参考Nand数据手册):
0 - 7位:字节在上半部、下半部及OOB内的偏移地址 |
然后,在board/samsung/my2440/Makefile中添加nand_read.c的编译选项,使他编译到u-boot中,如下:
COBJS |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要修改,在cpu/arm920t/u-boot.lds中,这个u-boot启动连接脚本文件决定了u-boot运行的入口地址,以及各个段的存储位置,这也是链接定位的作用。添加下面两行代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编译器把我们自己添加的用于nandboot的子函数放到4K之后,否则是无法启动的。如下:
.text |
最后编译u-boot,生成u-boot.bin文件。然后先将mini2440开发板调到Nor启动档,利用supervivi的a命令将u-boot.bin下载到开发板的Nand Flash中,再把开发板调到Nand启动档,打开电源就从Nand Flash启动了,启动结果图如下:
从上面的运行图看,显然现在的Nand还不能做任何事情,而且也没有显示有关Nand的任何信息,所以只能说明上面的这些步骤只是完成了Nand移植的Stage1部分。下面我们来添加我们开发板上的Nand Flash(K9F1208U0C)的Stage2部分的有关操作支持。
6)现在进入u-boot的第二阶段(添加Nand Flash(K9F1208U0C)的有关操作支持)。
在上一节中我们说过,通常在嵌入式bootloader中,有两种方式来引导启动内核:从Nor Flash启动和从Nand Flash启动,但不管是从Nor启动或者从Nand启动,进入第二阶段以后,两者的执行流程是相同的。
当u-boot的start.S运行到“_start_armboot:
1.lib_arm/board.c文件中的start_armboot函数调用了drivers/mtd/nand/nand.c文件中的nand_init函数,如下: |
因为2440和2410对nand控制器的操作有很大的不同,所以s3c2410_nand.c下对nand操作的函数就是我们做移植需要实现的部分了,他与具体的Nand Flash硬件密切相关。为了区别与2410,这里我们就重新建立一个s3c2440_nand.c文件,在这里面来实现对nand的操作,代码如下:
#gedit drivers/mtd/nand/s3c2440_nand.c |
#include #if 0 #include #define __REGb(x) #define NF_BASE #define S3C2440_NFCONT_nCE ulong IO_ADDR_W = NF_BASE; static void s3c2440_hwcontrol(struct mtd_info *mtd, int cmd, unsigned int ctrl)
static int s3c2440_dev_ready(struct mtd_info *mtd) int board_nand_init(struct nand_chip *nand)
|
其次,在开发板配置文件include/configs/my2440.h文件中定义支持Nand操作的相关宏,如下:
#gedit include/configs/my2440.h |
#ifdef CONFIG_CMDLINE_EDITING
|
然后,在drivers/mtd/nand/Makefile文件中添加s3c2440_nand.c的编译项,如下:
# gedit drivers/mtd/nand/Makefile |
COBJS-y |
最后,重新编译u-boot并使用supervivi的a命令下载到Nand Flash中,把开发板调到Nand档从Nand启动,启动结果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现在u-boot已经对我们开发板上64M的Nand Flash完全支持了。Nand相关的基本命令也都可以正常使用了。
补充内容:
从以上的启动信息看,有一个警告信息“*** Warning - bad CRC or NAND, using default environment”,我们知道,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将u-boot的环境变量保存nand中的缘故,那现在我们就用u-boot的saveenv命令来保存环境变量,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到保存环境变量并没有成功,而且从信息看他将把环境变量保存到Flash中,显然这不正确,我们是要保存到Nand中。原来,u-boot在默认的情况下把环境变量都是保存到Nor Flash中的,所以我们要修改代码,让他保存到Nand中,如下:
#gedit include/configs/my2440.h |
//注释掉环境变量保存到Flash的宏(注意:如果你要使用上一篇中的从Nor启动的saveenv命令,则要恢复这些Flash宏定义) //#define CONFIG_ENV_IS_IN_FLASH 1 //添加环境变量保存到Nand的宏(注意:如果你要使用上一篇中的从Nor启动的saveenv命令,则不要这些Nand宏定义) #define CONFIG_ENV_IS_IN_NAND |
重新编译u-boot,下载到nand中,启动开发板再来保存环境变量,如下:
可以看到,现在成功保存到Nand中了,为了验证,我们重新启动开发板,那条警告信息现在没有了,如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