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Embedded Linux 技术与概念解析

Embedded Linux 技术与概念解析

作者: 时间:2016-09-12 来源:网络 收藏

在选择解决方案时,若是决定采用Linux做为嵌入式操作系统,首先当然就是要确定厂商是否提供完整的BSP。不过,由于Linux是由社群所维护发展,因此,选择目前Linux kernel内有支持的平台,将会是较好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大厂,主动贡献并提交BSP给kernel.org的原因。

目前在kernel社群比较活跃的ARM9厂商,或是社群主动积极协助维护的SOC平台,像是ATMEL、Samsung与TI OMAP等,这些都是kernel.org的Linux kernel就有支持的处理器,这表示让Linux支持这些平台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到kernel.org下载官方的Linux kernel即可。

Crosstool

针对ARM9或是其它平台的开发,最重要的工具就是Cross Toolchain。Cross Toolchain的制作一直是Embedded Linux开发者的梦靥,大多数人选择由网络下载现成的开发工具,但经常会遇到缺乏链接库的编译错误。完整的Cross Toolchain包含1套基本的gcc cross compiler以及其它的应用链接库;Cross Toolchain是制作基本gcc cross compiler的工具,透过crosstool即可制作ARM9的基本toolchain。

Root Filesystem概念

Root filesystem的建置,即是在建立1个基本的Linux系统(base system),让kernel在完成开机后,进入user mode执行使用者程序。Root filesystem的建置主要是以Busybox为主,并加入(移植)客制化的开放源码(open source)与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

因为嵌入式Linux的root filesystem是依照需求加入套件,与桌面环境的Linux distribution不同,因此都是用从头打造的方式做起。在建立root filesystem时,链接库相依 (library dependencies) 的议题是相当重要的项目。当root filesystem缺少必要的library时,程序当然无法执行,甚至系统也会无法顺利启动。分析应用程序所需的相依链接库,观念如下:

(1)先利用Cross Toolchain的objdump指令观察ELF格式里的「NEEDED」项目。

(2)必须再检查这些library是否相依其它library。

1个基本且可开机的root filesystem,也称做bootstrap root filesystem,1个可用的bootstrap root filesystem只需要包含busybox与libc即可。传统的Embedded Linux应用,大多是以NFS的方式来测试目标装置的完整root filesystem(full root filesystem)。以NFS进行Embedded Linux开发测试,主要是针对目标装置的full root filesystem做立即(right now)的系统执行测试(run-time),免除不断打包image file、开机的恶梦。这是1种流行很久的Embedded Linux系统测试与开发方式,其概念如下:

(1)将target的完整root filesystem(例如ARM9 root filesystem)建置后,存放于host端的某个目录下,例如/home/rootfs。

(2)为target制作1个NFS root filesystem,也就是bootstrap root filesystem+ NFS功能,并使用NFS root filesystem将目标装置开机。

(3)设定host端为NFS server。

(4)以NFS mount方式将host端上的root filesystem目录mount进来,即可在目标装置上执行full root filesystem里的应用程序。

这种方式不但简单,而且方便,需要的基础建设如下:

1.目标装置使用的kernel必须支持NFS。

2.制作bootstrap root filesystem时,需要加入mount指令,并且开启mount指令的NFS功能。

3.加入NFS functionality至bootstrap root filesystem。

4.设定NFS server。

制作完成的root filesystem必须做打包的动作,将整个root filesystem包装成1个映像档(image file)。根据目标装置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映像档包装成ROM fs、Compress ROM fs、ext2fs或是compress RAM fs。

ROM file system

ROM file system(romfs)是1种只读的档案系统,在Embedded Linux里的主要应用为制作romfs格式的档案系统映像文件。我们将root filesystem制作成romfs filesystem的imagen。开机后,整个filesystem仅能读取。要使用romfs filesystem必须将Linux kernel里的CONFIG_ROMFS_FS功能选项打开。制作ROM fs映像档所使用的工具为genromfs。

Compressed ROM file system

Compressed ROM file system(cromfs)即是压缩过的ROM file system,其制作方式相当简单,只要使用gzip将ROM file system的映像档压缩即可。

制作ext2fs映像档

制作ext2fs映像档的方式有2种。1种是使用dd指令产生1个空白的映像档,接着再将此映像档以mkfs.ext2指令格式化成ext2的格式。制作好的空白映像档再以loopback mount方式挂载到1个目录下,再将root filesystem整个复制到此目录下,即可完成ext2fs映像档的制作。

另外1种建立ext2fs映像档的方式是使用genext2fs工具,此工具的好处是,当我们需要在root filesystem里预先建立(pre-built)装置文件时(device file),只需要编写1个装置文件表格,genext2fs工具会在打包映像档时,自动在root filesystem里建立装置文件。

Initial RAM disk(initrd)

RAM disk是存在于内存中的虚拟磁盘,也就是将RAM拿来当成磁盘使用。在Embedded Linux的应用中,我们通常会将ramdisk当成暂存目录来使用。例如将/dev/ram1附挂到/tmp目录,以便能让应用程序存放暂时性档案。/dev/ram?为ramdisk的device file。由于整个root filesystem是从真正的储存装置读取并加载至ramdisk,因此有1个重要的特性是对file system所做的任何修改,都不会影响到真正root filesystem的内容。

initrd全名为initialize RAM disk,是1个特殊的RAM disk。bootloader会将initrd载至内存,Linux kernel则可在/dev/ram0找到initrd。initrd会在Linux kernel开机前就加载,initrd正式的用途是用来存放开机时所需要的驱动程序(因root filesystem尚未mount进来)。在Embedded Linux应用上,我们会利用initrd来存放整个档案系统(root filesystem),也就是将root filesystem制作成ext2或romfs格式(或其它档案系统)的映像文件,并在开机时由bootloader加载内存,initrd均位于/dev/ram0。要使用RAM disk与initrd,必须将Linux kernel的CONFIG_BLK_DEV_RAM以及CONFIG_BLK_DEV_INITRD)。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