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机器人战略”敲开智能制造大门
与此同时,创维也在这个过程中尝到了“工艺提升”的甜头。王德辉介绍,目前创维正采用“双轮驱动”,即“智能制造战略+技术创新”,这两个战略同时提出,交互进行,相辅相成,在实施智能制造战略的过程中,创维将工艺提升与之深度结合。“在实施智能制造的同时,我们的工艺要跟上去,对现有的工艺要进行改造、改善和提升,才能使我们的智能制造自动化水平更高”,王德辉解释道,“我们企业的战略是打造高端制造,如果没有相关的工艺提升,是无法完成高端的产品的,所以每年工艺提升方面产生的效益都在7000万元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创维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在节能减排方面,创维已经通过技术改造使得整体能耗降低了30%,并荣获“深圳市节能减排先进企业”称号。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6131.htm体制机制保障创新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创新”一词成为很多创维基层员工的口中常念的高频词,而有如此深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正是得益于创维集团高层对企业制度建设的考量。
创维对于智能制造和技术创新,不仅仅局限在专门的管理人员身上,而是鼓励基层,发动群众的力量,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说到这,王德辉兴致勃勃地说:“为了创新,我们承诺,谁都可以提建议。如果建议被采纳,并且得到实施,我们就对该项目进行奖励,调动我们的一线员工,他们会群策群力,进行改善”,说到这,他形象地举了个例子,“原来我们进行波峰焊的时候,我们把线路板放在一个夹具,利用该夹具进行焊接,进入波峰焊,波峰焊焊完以后,这个夹具要拿出来这个线路板,原来要有一个人专门把它回收到前面,这是我们有个操作人员提出来,我们能不能搞个皮带线,可以自动操作整个回收的过程,这里就减少了一个工位的支出,皮带线需要多少钱呢?8000元而已,这就是由一名工人提出的,由自动化设备部实施的,但是我们一个工人的费用每年至少要6万元,因此节省下来的支出相当可观,这便是我们这种激励制度下带来的效果。”

已经替换人工的波峰焊
“千亿梦想”
采访到尾声,我终于明白了创维人这种“务实创新”的源动力来自何处,其实,就是创维集团每位员工的“创维梦”——他们希望,到2020年,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千亿元目标。而通过智能制造战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个梦想将加速到来,而这也凝聚着如王德辉这样的企业高层以及更多的基层员工不断努力创新的智慧与劳动,而未来,创维也正规划这智能制造带来的企业蓝图——机器人密度突破1000台、系统效率提升80%、制造成本下降30%、客户满意度提高200%……就像其企业理念所说的,“创中国籍的世界名牌”,有了更多像创维集团这样的“灯塔”标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愿景必将快马加鞭,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必将欣欣向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