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中国电信启动第三次转型:“剔骨拆肉”式的变革

中国电信启动第三次转型:“剔骨拆肉”式的变革

作者: 时间:2016-07-27 来源:IT时报 收藏
编者按:连接、感知、交互、计算、认知,人工智能的奇点正在临近,为此需要一张同样智能化的通信网络,运营商都在变革,不仅仅是中国电信。

  在天翼智能终端交易博览会高峰论坛上,杨杰突出介绍了物联网的“三新”策略:一、推出“天翼物联”品牌;二、与150家初创成员共同成立天翼物联产业联盟; 三、针对产业伙伴,推出新激励政策。除此之外,还明确了物联网技术路标,希望与产业伙伴在此路标指引下加强协同发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7/294580.htm

  物联网市场十 分庞大。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称,到2021年互联网设备将达280亿台,其中物联网终端高达160亿,而2015年的物联网终端不到50亿台。根据调研机 构Gartner的估算,2020年的物联网市场价值将超过1.9万亿美元。付亮认为,“从去年开始,物联网产生的流量在急剧上升。未来物联网流量收入会 弥补短信、语音带来的损失。作为优质固网与宽带的提供者,下定决心要做好物联网。”

  在7月的智能终端大会上,多次添加布局 物联网的砝码。除了新增新品牌、新联盟、新补贴外,还与爱立信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联手打造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平台,与阿里巴巴YunOS联合签署了《物联 网合作框架协议》。对于中国电信的这几大动作,付亮认为,属于“明面亮牌”,增加合作伙伴信心,有利于整合资源,更快速推进电信物联网的商用。

  之所以在三家运营商中选择与中国电信进行合作,爱立信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信是第一家提出将物联网业务作为其战略基础服务的运营商,而 且“中国电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固定网络和宽带网络运营商,也是主导移动宽带运营商,不仅拥有高速覆盖的网络,更拥有坚实的政企客户基础,在物联网发展占有 优势主导地位。”

  中国电信的执行力给了爱立信很强的信心。目前,中国电信已经给出了物联网发展的具体时间表,今年7 月开始启动Cat1部署,并计划于2017 年上半年建成覆盖全网的基于800MHz 的NB-IoT 网络,同期也将支持eSIM。

  长期以来,物联网由交通、安防、健康、电力等少数中等规模市场和大量长尾市场组成,且缺乏统一的标准,除了电信运营商外,众多芯片企业以及互联网公司都希望能分得一杯羹。付亮认为,“物联网时代并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个体竞争,而是抱团竞争。”

  根据咨询机构BergInsight的研究,使用爱立信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DCP平台为主的运营商群体以及使用Jasper公司平台为主的运营商群体,已经占据了国际物联网连接管理服务的80%市场份额。

  “全 球化OEM的物联网需求,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相互合作,共享资源与业务,并且基于同样的技术平台进行服务的实现。”爱立信负责人表示,中国电信通过与爱立 信DCP的合作,可以向国内以及国外各个行业的OEM客户,提供统一系统、统一体验,并且跨国跨运营商的物联网连接资源和物联网连接管理服务。同时,中国 电信可以结合自建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服务本地市场,使用DCP合作平台服务国际市场全球化需求,采用双平台的策略,从而实现物联网市场竞争力的最大化。

  重构智慧“大脑”——运营和管理能力的进化

  重构,意味着重生。

  近几年来,被互联网企业步步紧逼的电信运营商,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自己。两者常见的异同在于:开放与封闭的思维冲突、数据存储管理和大数据精准分析的运营不同、以技术为中心和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出发点不同等等。

  当物理网络和业务生态逐渐用云端、开放、融合等关键词重构时,企业的“大脑”——运营和管理等软性因素,也必须随之进化。

  目标

  增强人的能力,推进运营和管理重构

  相较于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在中国电信已公布的“新三化”战略中,对运营智慧化尚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读,只是简要提出推广大数据应用,增强网络基础、网络运营、数据运营、渠道销售、客户服务和人才队伍六大能力,推进运营重构和管理重构,支撑智慧运营。

  关键词:组织架构

  解读 网络更加扁平化 行政区管理模式可能被打破

  物理网络的变化,将对现有的组织架构带来挑战。中国电信的《白皮书》中提到,未来的网络架构将是水平分层、纵向解耦的技术路线,基于、NFV的网络架 构打破了专业界限,集约化的管控和调度也将传统行政区域的限制、组网方式从原先按照行政区组网转向以数据中心为核心,这些都将对中国电信目前以专业、行政 区管理的组织架构带来变化。

  “组织架构一定会改,但具体怎么改,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方案。”一位中国电信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就技术角度而 言,网络的资源调配由上层业务调度器负责,一个跨省业务需求,尽管可以在不同网络控制器之间的对话并完成,但上层的统一调度仍然需要由人或者中心部 门来管理。而现有的模式是,一张跨省工单,需要在不同电信省公司之间流转,系统半自动甚至完全由人工审核。



关键词: 中国电信 SDN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