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工业物联网站上风口 制造业巨头纷纷抢入布局

工业物联网站上风口 制造业巨头纷纷抢入布局

作者: 时间:2016-07-21 来源:智能制造门户网 收藏
编者按:物联网IOT应用场景多样、前景广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家居等领域逐渐显示出作用,在工业界潜力尤其令人瞩目,对于制造业来说工业物联网是一个大好机会,伴随着产业转型需要,各企业都开始重视工业效率的提升和制造成本的降低,这势必将推动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新变革。

  比如发电厂,像涡轮机这样的大型设备需要持续高效地运行,这就意味着涡轮机每天产生的数据极为重要,数据可帮助了解机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及信号。涡轮机一旦出现故障,就会损失巨大。如果设备可以通过联网设备进行实时分析,当数据异常时及时查看收到警报,这样的损失就可避免。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7/294336.htm

  “的核心是设备,如飞机发动机、机车引擎、炼油厂等”,Soaji说,“围绕这些设备,我们有很多事情可做,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事故发生前做好预测分析。通过物联网我们还可准确预测飞机引擎维护时间,无论是一个月还是一周。”

  物联网的工业价值潜力巨大

  据《投资者商业日报》报道,通用电气数字总监人Bill Ruh在圣拉蒙厂区举行的一次活动中向投资者表示,未来四年工业互联网市场价值可达2250亿美元,其中软件应程序市场价值为1250亿美元。

  未来三年,日立将投入28亿美元,为客户群提供预测性解决方案。Kinsey表示,采用大数据和预测分析的工厂,日常运营中提高了10%的生产力。从事物的宏观角度来说,10%的提高看起来不算多,但这种效应最后会传递给终端消费者,而显得意义重大。



  目前消费者还未看到物联网的价值所在,但对于工业界物联网的潜力巨大。通用电气数字部和日立Insight Group不是的唯一参与方,但他们专注于使成为智能环境的核心,让人人都参与进来。

  通用电气数字部的Soaji说:“我认为时机刚刚好,从现在开始的十年内,你将看不到本地应用软件,而是云端应用软件。我保证,所有事物都将与云有关,都将与软件有关,一切即将发生。

附加:工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应用

  尽管社会各界对传感网、物联网、泛在网的概念众说纷纭,但人们普遍认为,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类传感器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按需的信息获取、传递、储存、认知、分析和使用。

  物联网的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全面感知是指利用射频识别(RFID)、GPS、摄像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可靠传送是指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处理是指对海量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相比互联网具有的全球互联互通的特征,物联网具有局域性和行业性特征。

  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类终端、基于泛在技术的计算模式、移动通信等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可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工业的新阶段。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几方面应用

  从当前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来看,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物联网应用于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通过完善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成本。空中客车(Airbus)通过在供应链体系中应用传感网络技术,构建了全球制造业中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供应链体系。

  生产过程工艺优化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线过程检测、实时参数采集、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的能力和水平。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智能维护水平不断提高。钢铁企业应用各种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加工产品的宽度、厚度、温度的实时监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优化了生产流程。

  产品设备监控管理 各种传感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实现了对产品设备操作使用记录、设备故障诊断的远程监控。



  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 物联网与环保设备的融合实现了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各环节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控。在重点排污企业排污口安装无线传感设备,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企业排污数据,而且可以远程关闭排污口,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电信运营商已开始推广基于物联网的污染治理实时监测解决方案。

  工业安全生产管理 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矿山设备、油气管道、矿工设备中,可以感知危险环境中工作人员、设备机器、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状态信息,将现有分散、独立、单一的网络监管平台提升为系统、开放、多元的综合网络监管平台,实现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快捷响应、有效控制。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