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延迟大/成本高 4G/5G通信技术的未来会不会是6G/7G?

延迟大/成本高 4G/5G通信技术的未来会不会是6G/7G?

作者: 时间:2016-06-28 来源:网络 收藏
编者按:微信颠覆短信、支付宝颠覆银联、淘宝颠覆实体店,这些深度颠覆都不是来自行业内部,同样有可能颠覆LTE、5G的,也不会是传统的通讯公司。

  有一天跟一个做运营商的朋友聊天,说起一个问题,运营商发展是为了手持设备传输IP数据,如果出现一种技术,优于现有的,IP数据传输功能更强,是不是很危险?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6/293242.htm

  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也许不到10年,4G、5G就会成为历史,而取代这项技术的,不会是在5G基础上发展的6G、7G。

  以下是4G、5G终被淘汰的几个理由:

  理由一:4G、5G演进不符合无线发展趋势

  IP数据传输不论是有线还是无线,都是运营商率先建网承载。初期运营商一张网络承载两大业务:语音+IP数据。

  随着IP应用的不断增长,基于语音网建成的IP网难以承载网络接入带宽增加的需求,传统的PSTN拨号、ADSL拨号被光纤入户取代,有线网率先进行语音网、数据网两网分离。



  以传输语音为基础的LTE(4G)网,也是从语音网发展而来,3G、4G发展属于补丁式升级演进,LTE承载着太多语音信令、系统消息包袱,属于负重前行。无线通讯中IP数据的传输如能甩掉语音这个包袱,将会带来一场新的无线革命。

  像有线网一样,随着移动应用需求增加,无线网的语音网、纯IP无线网分离也是大势所趋。



  理由二:技术及业务承载有硬伤

  无线通讯,目前存在两大主流生态系统,LTE (4G,以下称LTE)和WIFI。

  LTE的最初设计是传统宏蜂窝网的演进,以下行传输为主,提供宽带移动数据。随着行业应用的普及,一些特性逐渐成为缺陷:

  2.1数据传输连接方式成本高

  系统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不能支持动态带宽改变,传送1比特数据,系统都需建立RRC连接。而大多数IP应用,采用的是面向无连接的方式,数据传输是尽力而为。LTE传输方式不够灵活,成本更高。

  LTE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方式,非常不适合物联网应用,因为物联网低速海量数据将带来信令风暴,导致网络瘫痪。

  2.2数据传输延迟大

  LTE需要专用核心网以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系统复杂,系统端到端时延约为200毫秒,不适合承载对传输延迟敏感的IP应用。

  2.3上下行带宽分配有缺陷

  LTE标准定制时,主要考虑的是语音,社交、购物、娱乐、音乐等互联网数据。没有预见到智能终端诸如iPhone的出现,没有考虑IoT的上行传输需求,导致空口设计失误,上下行选择了非对称调制方式,下行用OFDMA,而上行则选择了S-OFDM,目前已确定S-OFDM不适合视频监控和物联网等以向上传输数据为主的应用。

  2.4安全特性

  LTE的中枢神经系统PSS和SSS都集中在系统频谱中间的72个子载波上,即72x15kHz = 1.08MHz。PSS和SSS是所由终端设备与LTE网络连接的基础,终端设备的一系列同步程序都是通过PSS和SSS来完成。LTE的这种设计给了破坏者极大的方便,很简单便宜的干扰仪即可将整个网络瘫痪,是目前最脆弱的移动通讯网络,不适合于公共安全等领域。

  2.5系统组网特性

  以传输语音为基因,系统结构复杂老化,难以保障IP数据高效传输及实现QOS、组播。系统难以实现SDN/NFV,难以承载将来的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网络易受攻击。

  设备是非基于IP数据传输的设备,IP数据传输效率低,路由交换等IP性能差。

  LTE不能为企业提供无线专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4G 5G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