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成为“新风口”TDK、普思等磁件巨头率先涉足
据预测,到2020年,4G流量将占到总体移动流量的70%以上,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在人口集中的流量高地,4G网络不能承受从.txt到4K.avi流量高压,并且常规的扩容、小基站等增益方式也解决不了频谱利用的实质痛点。在这种情况下, 5G的推出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4/290252.htm爆发式增长的移动数据流量
据权威机构预测,在2030年之前,移动数据流量将出现爆炸式增长。预计2010年到202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增长将超过200倍,2010年到2030年将增长近2万倍;中国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2010年到2020年将增长300倍以上,2010年到2030年将增长超4万倍。发达城市及热点地区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速更快,2010年到2020年上海的增长率可达600倍,北京热点区域的增长率可达1000倍。

2010年~2030年全球和中国移动数据流量增长趋势(单位:倍)
急速增长的流量需求一方面凸显了4G网络的“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对新一代网络的紧迫需求。5G网络,不仅需要应对爆发式增长的移动数据流量需求,还要提供安全、稳定、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显然,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未知领域。
相比挑战,机遇也总是来得令人更兴奋些,巨大的流量需求不仅为运营商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生产商带来千亿的市场规模。据统计,到2020年,全球移动终端(不含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超过100亿,其中中国将超过20亿。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也将快速增长,2020年将接近全球人口规模达到70亿,其中中国将接近15亿。到203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将接近1千亿,其中中国超过200亿。

2010-2030年全球和中国移动终端及物联网连接数增长趋势
运营商以及生产商显然对研究5G网络充满兴趣。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从2012年就启动了5G的相关工作,制订了面向2020年的5G研发、规划、候选频率、关键技术研究、试验验证等一系列工作。中国电信则在2015年底与广东省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率先在广东开展5G移动通信网络试用与部署,建设世界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云计算中心。而中国联通则表示,将在2017年建立5G现场展示馆,2018年进行5G的实验室试验。
生产商方面也毫不让步,据了解,爱立信、诺基亚正在争分夺秒研发5G技术,我国企业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酷派等也在致力于5G技术标准的研发,而且整体投入相当可观。
虽然目前社会上还没有真正出现关于5G的成熟技术方案,甚至对于它的很多探讨仍停留在概念层面,但各大巨头都不愿懈怠,因为这意味着谁能够在5G的马拉松中抢跑一步,谁就能够抢先跑马圈地,掌握主导技术话语权。
华为中兴较劲4.5G
5G最快要到2020年才能商用,还有接近5年的时间,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多,数据流量越来越大,运营商该怎么来应对呢?华为中兴将目标锁定在4.5G上。
那么,4.5G是什么?
按技术划分来讲,4.5G实际上等同于LTE-Advanced,但是人们在谈论它时意见不一,因为LTE-A多多少少有点被定义为双载波聚合,但除了双载波聚合外,LTE-A还包含很多技术,例如4x4MIMO、三载波聚合、多点协作(CoMP)、LTE-Machine(LTE-M)、LTE-Unlicensed(LTE-U)以及其他。
在Ovum分析师DarylSchoolar看来,4.5G就是迈向5G的一块垫脚石。“这是一种大杂烩”,使用像4.5G这样的术语意味着,“在5G到来之前关于LTE还有很多可以做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