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重组:借智能制造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
突破空调增长瓶颈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8049.htm2017年“再造一个格力”这一宏大目标,是公司无法回避的一座大山。此前,董明珠曾不止一次发出“未来五年再造一个千亿元格力”的豪言壮语,然而空调业在整体环境低迷的大背景下,难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收购成为董明珠壮大格力资产规模并寻找更多盈利空间的又一重要方式。
“2015年空调业不景气,让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的格力营收出现同比下跌。在这样的背景下,格力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借助收购进行多元化扩张,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进入国家政策支持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格力寻找到的另一利润增长点。”业内人士认为。
而格力空调的高库存,也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成为格力实现规模增长的“拦路虎”。对于空调业高库存现象,董明珠说:“格力空调销售到2015年有了缓冲,这是正常现象。与此同时,很多经销商在空调销量最泡沫的时候盲目进行利益扩大化,给他们带来资金困难,2015年也出现空调销售不增长现象,但这不代表市场不好。在我们看来,2015年空调的安装数量远大于2014年,市场销量并没有出现明显下滑,只是挤掉了很多泡沫。”
目前来看,格力多元化发展的路径已经非常清晰。在过去两年,格力在以空调主业以外迅速涉猎了冰洗、小家电、手机、智能制造业等众多领域。而如今对新能源汽车的又一跨界,董明珠直指“又一个千亿元”。
今年1月份,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曾与董明珠进行了深度交流。双方在产业技术方面已展开合作。格力电器方面派出工艺品质模具领域的人才,支持银隆新能源利用空调生产的品质管理经验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提质提挡。“为了提高客车和电机质量,格力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配置。”
在与银隆新能源的合作中,董明珠曾表示,格力电器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在智能制造领域谋划布局,格力在智能装备领域有几百项专利。“格力有电机厂、有模具开发、有成型的工艺,因此可以和银隆新能源联合开发。我认为银隆新能源很可能成为珠海第二个千亿UI安民企业。”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从目前格力思路来看,在收购银隆新能源之后,其将会让格力的强项--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汽车进行空前融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