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转型方式给“供给侧改革”中的中国哪些启示?
收购GE家电对海尔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有极大的好处,但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看来,更重要的却是:“这是双方战略合作的新起点,相信双方的全面战略合作必将为两家公司的利益攸关方带来更高的价值,并让海尔和通用电气品牌在协同中增值,让员工在自主创新中成长是我们双方的合作目标。”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7630.htm张瑞敏认为,海尔和GE两家全球领先企业的合作,定能实现业务的高度互补,并带来多方面的共赢。
近年,海尔顺应全球新工业革命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正由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努力探索基于物联网和务联网的智能互联工厂。海尔理解的智能制造,其本质就是互联工厂。这个智能互联工厂能互联出用户的最佳体验,实现大规模定制。
海尔认为,打造互联工厂,企业组织首先要转型,要变成一个平台型企业。这个平台是一个智慧的平台,对外是一个智慧家庭,对内是一个智能互联工厂。海尔的主要做法是将企业由传统的管控组织塑造成新型的创业平台,让员工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即“创客”,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为用户创造价值。具体来说,就是从整个供应链,包括生产、制造、物流、采购等,由原来串联的部门组织,变成共同面向用户的一个个小微企业。
GE是全球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致力于解决世界上最棘手的问题。海尔在向智能互联工厂转型中,与GE这样的全球领先的公司合作,一定会“高度互补”。不过,在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等领域,海尔似乎更需要借GE之势。
GE打开了Predix的中国市场
对于这次GE家电的交易,GE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表示:“我们很高兴向海尔出售我们的家电业务,并推出这一新的合作伙伴关系。美国是海尔扩大制造规模和进一步投资的重点。创新、新产品开发和品牌管理是其整体战略的基础。通用电气家电为海尔提供好的产品,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有才华的团队。此外,我们看到在中国共同努力建立通用电气品牌的机会。”?可见,对于GE而言,与海尔合作,他们更看中“在中国共同努力建立通用电气品牌的机会。”
为了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此前GE曾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例如,早在2012年,GE就入股了中国西电。再如,为了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2015年,GE与国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联手推动非洲地区的清洁能源项目,旨在帮助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实现用电人口翻一番的目标。
2014年,GE收购法国阿尔斯通,对于扩大中国市场也有重大意义。阿尔斯通在全球发电领域,装机容量约占25%。阿尔斯通的在中国的蒸汽轮机合资工厂,虽然现在比较萧条,但是,无疑是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地化最为成功的工厂之一,目前已经具有了很强大的机组服务改造团队,以及成熟的电站脱硫脱硝团队。现在新机市场虽没此前好,但改造市场巨大,利润颇丰。GE拥有这个工厂和团队,很多产品就可以落地中国,包括蒸汽轮机、压缩机、燃气轮机的一部分,等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