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的原因

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的原因

作者: 时间:2012-09-28 来源:网络 收藏

从现场观测数据可知,系统出现时,电流显示为零,因此可以肯定第二级可控硅被触发,由此造成系统阻尼不够,三相被放大。

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的原因  智能电网  www.21ic.com

通过将二号消弧线圈退出后进行触发实验发现,第一级可控硅实际触发为76V,第二级可控硅实际触发为70V,第二级可控硅触发电压整定值偏小,容易受外界干扰(例如操作冲击干扰等)造成误触发,从而造成三相电压,与以上理论一致。

两台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时,由于系统阻尼由一号消弧线圈的阻尼电阻和二号消弧线圈的阻尼电阻共同完成,即使二号阻尼电阻被短接,一号消弧线圈阻尼电阻仍可起到阻尼作用,不会出现,与实际情况相符。

三、解决方案

加大第二级可控硅触发启动电压的整定值,增强抗干扰能力,运行实际证明,经过将第二级可控硅触发启动电压的整定值从原来的70V提高到150V后,此站10kV母线三相电压恢复平衡。

四、结论

综合以上原因不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时的判断方法为:单相接地时,非接地相电压会上升到线电压,接地相电压不变,有3UO产生,绝缘监视装置会发信。PT高、低压侧断线时,非故障相电压不变,故障相电压降低很多,两者区别是高压断线时有3U0产生,而低压侧回路断线时无3U0产生,因此低压侧断线时绝缘监视装置不会发信。对于三相负荷的不对称造成电压的平衡,可以通过线路三相负荷电流判断。对于因消弧线圈或者是电压互感器本身故障引起的电压不平衡可以将其隔离后再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继电保护/中国电力企业家协会供电分会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变电所继电保护及自动控制/河南省电力工业局。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互感器相关文章:互感器原理


可控硅相关文章:可控硅工作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