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控制的舵机转向控制方法
图9 小车行驶在曲率半径小的弯道中

图10 小车行驶在蛇形弯道中
小结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对智能车的舵机转向系统进行有效控制,针对模糊控制器参数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并优化设计,得到如下结论:
(1)建立了隶属函数和模糊控制规则。根据系统的固有特性,结合专家经验实时调整模糊控制规则。与使用模糊控制规则表改变控制规则的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更能反映系统的固有特性,且实现更为简单。
(2)针对舵机系统的特点,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设计了一种fuzzy控制器,并将该控制器应用到智能车系统的舵机控制中。
(3)完成整个智能车舵机控制系统设计,模仿人工驾驶行为设计智能车运动控制策略,采用常规模糊控制器对智能车系统的舵机转角进行控制,并进行了实验和分析。
通过智能车实验和竞赛,证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案是先进有效的。
作者简介
王永鼎(1963-) 男 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动力机械工程和物流装备自动化技术等
参考文献
[1] 陶永华等编著.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2] 刘远进,李昌玉,张明雄.基于规则与优化方法相结合的pid整定[j].自动控制技术与应用, 1003-7241(2005)03-0019-03, 2005.
[3] liu jianchang. the system of automatic control[m].beijing, metallurgy industry press,2001.
[4] 易继锴,候媛彬.智能控制技术[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
[5] 董景新等编著.控制工程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6] zhu jing.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fuzzy control[m]. china machine press(in chinese).
[7] hu shousong. the principle of automatic control[m].science press,2001.
[8] 韩峻峰等主编.模糊控制技术.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9] 卓晴,黄开胜,邵贝贝.学做智能车[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出版社,2007:158-160.
[10] 黄开胜,金华民,蒋狄南.韩国智能模型车技术方案分析. 电子产品世界, 2006:150-152.
[11] 王俭.轮式智能小车行驶距离和速度的检测[j].传感器技术, 2005:76-78.
[12] 李铁才,杜坤梅编著.电机控制技术.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13] 王鉴光主编.电机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
[14] 于海生,潘松峰,于培人,吴贺荣.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5] 王晓明.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2.
[16] 吕平宝.直流电机智能型数模混合pwm调整速器的研究及应用.青岛化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d] , 2002.
pid控制相关文章:pid控制原理
pid控制器相关文章:pid控制器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