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通用水下自救释放系统
3 释放器设计
自救浮标释放机构主要采用防水电磁铁来实现,而该电磁铁的吸合与释放主要通过继电器来驱动。程序设定为当控制舱单片机的I/O引脚输出为低电平时,继电器打开,电磁铁上电。自救浮标就会从释放机构脱落并且上浮,从而实现对外报警和自救的功能,如图3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94484.htm
4 自救浮标设计
自救浮标的设计主要是三方面:一是信号接收,即通过GPS模块接收卫星定位信号并发送给微处理器;二是控制和无线通信,通过微处理器控制GSM/GPRS模块建立网络链接,把报警信号和定位信号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岸基控制中心;三是能源方面,鉴于浮标是在海面上,采用独立电源供电保证了系统有足够的续航时间。
自救浮标的外形设计如图4所示。其中,顶部放置射频天线,此处采用低功耗的ZYM-GA45(W)-3 GPS接收器和BENQ22GRPS收发模块,用来接收GPS信号,发射GSM/GPRS信号。天线下的浮球用泡沫材料做成,用来保证天线通信的顺畅并保持浮标在水中的平衡。浮标中间放置电路板和通信模块。电路板下层放置系统供电电池。浮标底部放置较重物品用来对浮标进行配重,以使浮标稳定地漂浮;最底部是防水接头,通过线缆与水下探测设备连接以进行拖曳,同时还完成与目标通信的功能。浮标外壳采用甲醛树脂材料加工制作,保证了系统的坚固、防水。
当自救浮标从释放机构脱离后,浮标部分便自动加电运行。开启GPS模块用来接收卫星定位信号,同时把该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微处理器通过发送指令来控制GPS模块跟GSM/GPRS模块,保障二者稳定工作。GSM/GPRS模块收到微处理器的指令以后,将GPS定位信号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主控制台。主控制台通过系统的处理,把定位信号在GIS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使工作人员能够迅速地找出浮标所在位置。
为了保证自救浮标部分有足够的续航时间,除了在电路部分采用低功耗芯片和低功耗模块以外,电源的设计也是重点,它关系到整个自救系统的寿命,甚至整个系统的可行性。浮标系统采用6000mA锂电池单独供电,可在不影响浮标上浮的情况下保障系统连续工作48h以上。
5 系统调试与验证
5.1 控制舱部分
系统上电运行后,首先测试液晶显示及各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是否正常,再进行参数配置。此时需要上位机软件。在PC机上编写如图5示的VC界面,以设置特征值上限。PC与单片机以串口的形式进行通信,通信协议如表1和表2所示。
有关表1的通信协议解释:PC机通过串口向释放系统发送此条命令,以配置释放器监测参数。‘S’表示参数配置命令。湿度,温度,工作时间,深度,设备电压是要配置的参数上限。如果释放系统传感器测试到的湿度,温度,工作时间,深度以及设备电压等某一项指标超过既定上限,则释放浮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