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电感 SEPIC 转换器的优势
方程式计算得到最大输入电压和最小负载时 CCM 运行所需的最小电感。50% 占空比运行(VIN 等于 VOUT 时出现)和统一效率条件下,比较这些方程式可知,方程式 1 中耦合电感的计算值是非耦合电感计算值的两倍。由于转换器肯定会有损耗,而大多数输入电压源均有很大不同,因此这种简化了的电感泛化一般为错误的;但它通常足以应付除极端情况以外的所有情况。它一般意味着,转换器会比预期稍快一点进入非连续导通模式 (DCM) 运行,其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可以接受。如前所述,使用非耦合电感时,正如我们通常假设的那样,无需输出端电感的值与输入端电感一样;但是为了简单起见肯定会这样做。利用 VOUT/VIN 调节输入端电感,便可确定输出端电感值。使用更小值输出端电感的好处是,它一般尺寸更小而且成本更低。
实例设计
“表 1”所示规范为设计比较的基础。第一个设计使用一个耦合电感,而第二个则使用两个非耦合电感。
参数 | 规范 |
输入电压 | 8到32V |
输出电压 | 16V |
最大输出电流 | 4A |
纹波 | 1% |
最小效率(最大负载) | 91% |
使用一个耦合电感的设计是典型的 64W 输出功率车载输入电压范围。方程式1表明,耦合电感要求 12 µH 的电感,以及 13 A 的组合电流额定值(基于 IIN + IOUT)。这种设计特别具有挑战性,因为现货电感选择范围有限。因此,我们指定并设计了 Renco 自定义电感。该电感缠绕在一个分离式线轴上以产生漏电感,旨在最小化能够引起损耗的循环 AC 电流。产生这些损耗的因为,施加在漏电感的 AC 电容纹波电压。若想实施低功耗设计,Coilcraft(MSS1278 系列)和Coiltronics(DRQ74/127 系列)的耦合电感均是较好的现货产品。
就非耦合电感设计而言,33-µH Coilcraft SER2918用于L1,而22-µH Coiltronics HC9 则用于 L2。它们的选择均基于绕组电阻、额定电流和尺寸。选择电感时,设计人员必须注意还要考虑铁芯和 AC 绕组损耗。这些损耗可降低电感的有效DC电流,但并非所有厂商都提供计算所需的全部信息。错误的计算结果,会大大增加铁芯温度,使其超出典型的 40°C 温升。它还会降低效率,并且加速过早失效现象的出现。
图 2 使用耦合电感的 SEPIC(4A 时 16V)
图 2 显示了使用一个耦合电感的原型 SEPIC的 示意图。若想在设计中实施非耦合电感,只需在相同 PWB 上用两个电感替换耦合电感便可。图 3 显示了两种原型电路。图 3b 中,L1 占用了耦合电感的空间,而 L2 则位于右上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