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如何保持职业竞争力
——
有人也许会问:大学毕业都工作了这么多年,难道真的还要重新充电,才能跟上知识技术的快速发展吗?现在的知识技能,还不足以保证今后工作生活一帆风顺吗?答案也许出乎意料之外,身处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新技能,才能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被竞争所淘汰。
举例来说,有这样一位大学毕业生,其经历在IT界应该说非常典型。凭着手中的程序员中级证书和会C/C++,Java,VB,HTML等技能,毕业后他很容易进了一家网络公司,从事Web网页编辑和Java应用程序开发工作。生活一直很稳定,他也很满足现状。可是从去年年底,公司就不象以前那样,每年都加薪了;到了今年初,为了紧缩成本开支,开始降薪裁员。几个月后,他也失去了工作。能够继续留在公司的,只是维持公司基本运转所须的少数人才。不用说,如果当初他能多掌握几门技术和编程语言,或着多会几种技能,也许就能够成为少数人留下来;或者另外再找工作,不说比现在的更好,起码也应该差不多。没想到由于前几年的不思进取,造成了现在的这种被动局面。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时时保持危机感,经常问问自己,怎样才能不断保持自己对公司的价值?其中的奥秘在于,要努力成为公司的一项“优良资产”,能为公司所不断利用,说白了就是要你本身对公司具有利用价值,例如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但是,要掌握新知识或新技能,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需要一个过程。从周围的环境你可以知道现在是否该重新学习了。一般情况下,周围环境总会对你有所暗示,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你现在工作中都在做些什么,再看看: 1)公司里有没有其他人能够代替你所做的工作;2)你能否为公司做一些别人无法做的事情。如果有人能够轻易地取代你的位置,表明现在你需要掌握新技能了。如果你自信没人能够干得了你现在手里的活儿,那么可以不用着急。但要记住,事情总是不断变化的。应该时时保持警觉,睁大眼睛,仔细留意所有的危险信号,经常重新估量一下自己在公司的处境。一般来说,如果情况不是太好,自己做出决定现在主动离开,总比将来被迫离职要好。
一旦确定现在有必要学新东西,该如何着手呢?首先一点是,不要只是死抱着一、两种技术或平台,不能满足于只会 Windows,Linux,或只掌握Java语言。尽可能地都加以掌握,并达到熟练运用程度!如果你只会某一种语言和平台环境,比方说 Java (两年前还是很热门的一种语言),就要赶快学其它有关技术,即使不在你的工作范围内。如果你工作中用的是服务器端 Java,那么可以了解一下其它平台服务器端技术,包括 ASP,PHP;还可以掌握其它技术,如用VB,C/C++编写应用程序或进行系统编程等。同样,通过为一些中小项目义务劳动、参加技术讨论、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公开发布源代码等方式,都可以在新领域中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当然,最好不要让公司了解到这些情况。一般说来,公司不会放走那些多技能复合型的人,特别是对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更是如此。这样,如果公司出现经营不善,你就有更多的机会离开。
前面提到的那位大学生,现在又在紧张地备考,准备通过高级程序员资格水平考试,以便在职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很多人也同样在重新学习,并且深感其中的不易,但要不被激烈竞争淘汰,必须熟练掌握多种技术。工作中大多数知识都是从类似经验中获得或通过自学而来的,因此要给自己设定目标,如每个星期至少学两种技术;不必非常深入地了解,但至少要知道出了问题该找谁,采用哪种技术来解决,并能够给公司客户提供具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编程虽然很难,但也有诀窍,开始时比较艰难,但只要克服最初的困难,掌握了一两种语言,以后学起新的语言就不是太困难,因为已经习惯于进行逻辑思维。不同的语言只是语法上有区别,逻辑结构大部分都相似。其它技能也一样,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不过在采取具体行动之前,必须先做一个关键性决定,即是否有必要学新东西,以及怎样去学。一旦作出决定后,还要有足够思想准备,因为学习过程是艰辛的,工作之余,要放弃休息和娱乐,自觉地加班加点,克服很多意料不到的困难。当然,不同的人对此看法也不尽相同,乐观的人觉得这个过程充满乐趣,富有挑战;悲观的人则可能会觉得太艰苦,无法坚持下去。愿我们大家都更多地成为前一种类型,自信而乐观地去面对未来工作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p2p机相关文章:p2p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