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S5430和MAXl674的智能充电器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1)电源内阻Rs=100 Ω,调整Es的大小,使其在10~20 V范围内变化,记录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l可见,在Es为1O V时,实测充电电流与理论值存在5.9 mA的偏差,充电电流低、充电器的转换效率不高可能与芯片的转换效率和输入电压有关,由TPS5430的数据资料可知,在输入电压为10 V左右,输出电流约为60 mA时,其工作效率约为92%。而在12~20 V范围内,实测充电电流大于理论计算充电电流值。
2)逐渐降低Es,直到充电电流Ic略大于0时,记录对应的电源电压Es,该电压即为最低可充电电压。为保证准确性,对多个不同的电源电压值进行测试,选取最优3组数据记录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当Es下降到3.6 V时,充电电流为0,充电器不能再对电池进行充电,故最低可充电电压为3.6 V。
3)从O开始逐渐升高Es,Rs为0.1 Ω;当Es升高到高于1.1 V时,更换Rs为1 Ω。然后继续升高Es,直到充电电流略大于0,记录此时的电源电压值,该电压即为自动启动充电功能的启动电压。为保证准确性,对多个不同的电源电压值进行测试,选取最优4组数据记录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当Es小于3.6 V时,充电电流持续为O,一旦Es上升到3.6 V后,充电电流由0开始增加,即自动启动充电电压为3.6 V。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