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杂散电感对高效IGBT逆变器设计的影响

杂散电感对高效IGBT逆变器设计的影响

作者: 时间:2011-08-15 来源:网络 收藏
图3:小功率的关断特性:上图显示的是损耗/时间的曲线(实线:L=23nH、虚线:L=100nH);下图显示的是电压和电流曲线。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78746.htm

  小和大设置的电流波形在时间戳b的位置交叉。在第一开关阶段直到交叉点b,采用大设置升高的过压会使损耗增至36.3mJ,而小电感设置的损耗为30.8mJ。不过,在b点之后,大电感设置会产生较短的电流拖尾,这样该阶段的损耗会比小电感设置的损耗低1.8mJ。这一结果主要受电流拖尾降低的,即更快速地达到10%的值。

  随着杂散电感的增大,的开通损耗会降低,二极管损耗则会增大(如图4所示)。图4显示了在小电感和大电感条件下二极管恢复特性的对比。

  

图4:二极管恢复特性:上图显示的是针对两个电感的损耗/时间曲线(实线:L=23nH、虚线:L=100nH),下图显示的是电压和电流曲线。(电子系统设计)

  图4:二极管恢复特性:上图显示的是针对两个电感的损耗/时间曲线(实线:L=23nH、虚线:L=100nH),下图显示的是电压和电流曲线。

  显而易见,降低的di/dt几乎对二极管换流开始阶段的损耗没有任何,因为二极管电压依然维持在零左右。在反向恢复峰值电流之后,更大杂散电感引起的二极管电压升高决定并导致了额外的损耗。小电感和大电感设置的二极管拖尾电流中可再次看到交叉点c。更高的过压使得c点之前的损耗从10.1mJ增至19.6mJ。与IGBT的情况一样,增加的动态过压会导致c点之后的拖尾电流降低,大电感设置的损耗平衡将优化4.4mJ。总之,第一开关阶段起主导作用,二极管损耗随着电感的增加从24.6mJ提高至29.7mJ,增幅为20%。

  

表2:对英飞凌IGBT的折衷:在相同杂散电感和软度条件下的关断损耗。(电子系统设计)

  表2:对英飞凌IGBT的折衷:在相同杂散电感和软度条件下的关断损耗。

  实验结果的总动态损耗

  尽管在开通过程中,di/dt与寄生电感的结合可降低IGBT的电压,但在关断过程中,它将增大IGBT的电压过冲。将开通与关断过程进行左右对比,不难看出,在较大寄生电感时开通损耗的降度远高于关断损耗的增幅。

  如果考虑到最新沟槽栅场截止IGBT的关断di/dt本质上受器件动态性能的制约,约为导通di/dt的一半,就可轻松理解这一趋势。

  在图5中,对IGBT开通损耗、关断损耗以及二极管换流损耗与三款IGBT的寄生直流母线杂散电感进行了对比。

  

图5:开关损耗作为杂散电感Ls的函数,电感的增大将降低IGBT的开通损耗(左图);IGBT的关断损耗(右图)和续流二极管关断损耗会随着电感的增大而升高。(电子系统设计)

  图5:开关损耗作为杂散电感Ls的函数,电感的增大将降低IGBT的开通损耗(左图);IGBT的关断损耗(右图)和续流二极管关断损耗会随着电感的增大而升高。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