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基于RFID技术的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基于RFID技术的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作者: 时间:2011-11-12 来源:网络 收藏


2 管理中的
因为电子标签具有读写方向无关性、不易损坏性、可远距离读取、多物品同时一起读取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记录采集速度,减少人为失误率,因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库存管理中。
运用平台化思路,底层的固定式和手持式阅读器采集备件信息、并实时在终端上显示备件的基本信息;中间层通过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将单台或多台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库进行数据更新并在用户终端上显示备件变动情况;顶层的信息综合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用户可以对采集到的信息综合利用。系统具有模块化、集成化、标准化等特点,便于维护、监控,易于管理。运用的备件可以在备件管理中将备件的整体情况更加精确地量化,达到可视化的效果。无论是在备件入库,还是出库方面,都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对备件进行跟踪处理。图1是根据某单位备件管理实际要求,提出的备件管理系统框图。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55540.htm

a.JPG


2.1 系统实现
系统B/S架构,具有开放性,客户终端环境简单,升级部署简便,便于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并具有严格精细的数据权限控制。采用业内领先的J2EE体系架构,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客户可以根据需求不同部署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便于在需求深化发展时,软硬件平台实现平滑升级。系统中间件屏蔽数据库之间的差异,支持Oracle等主流数据库,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系统用Oracle 10g数据库管理软件及Java技术实现,便于部署实施,方便日后功能扩充。在总体设计方法依据设计原则,首先对企业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系统的业务架构划分,在业务架构基础上,合理划分域和应用组,针对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形成各终端的应用模式,然后进行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设计,进行软件功能模块研制。最后,将软件功能模块予以抽取组合,形成备件管理系统。
2.2 数据管理
主要完成数据库维护,包括备件目录、管理人员,仓库设置、备件储备标准、手持机信息、供应厂商、使用单位等基本设置,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添加、删除、更新等操作。
2.3 数据查询
查询统计主要对备件库存、台帐、库存明细帐、备件消耗、备件供应商、物资增加凭单、物资消耗凭单、备件和出入库等常用数据进行精确或模糊查询。
2.4 日常管理
主要应用RFID技术,按照备件配套体系,实现备件的入库、出库、盘库、货位等库存管理。主要任务按功能模块划分,主要包括:备件入库管理、备件出库管理、备件盘库管理。
(1)入库管理。对备件从启封、登记、生成标签到入库上架过程的管理。备件库入库操作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b.JPG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