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农村是个大市场

农村是个大市场

——
作者: 时间:2006-08-02 来源: 收藏


  浙江嘉善县魏塘镇库浜村村支书蒋富根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他的电子邮箱和这个村的网址。这并不是摆设,信息化已经让这个村支书尝到甜头:因为接入了宽带,这个村的网站把村办的12个企业接入到国际互联网;因为开通了“企信通”,村里“资源整合”更有效;因为安装了“全球眼”,村民安全更有保障;因为开通了彩铃业务,打电话都能给这个村作广告。嘉善县电信公司为这个村提供服务,同时也获益。这个电信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农村信息化的需求,为基层电信企业转型提供了广阔舞台。

  库浜村只是中国新农村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中国各地,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像库滨村这样的较富裕农村比比皆是。他们对信息化有着现实的需求。他们都通了电话,但也希望能通宽带;他们能上网,但也希望自己的产品或收成也上网;他们有手机,也希望定制一些对他们有用的信息。这些朴素的需求,就为电信运营商创造了机会。中国联通目前声势浩大地启动农业信息化项目,就是要利用自身移动优势,把握农村通信市场机会,创新地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其他电信企业在推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在一些地区也着力构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开发,推出了多样的针对“三农”的特色服务品牌。

  当然,农村有农村的特点。即使是富裕地区的农民,文化水平也普遍偏低,不可能适应复杂的信息操作。农民对价格高度敏感,希望更便宜的设备和更低廉的资费。农业生产更有自己的特殊方式,并不是插上信息化的“翅膀”都能飞。电信运营商也是市场中企业,在把握农村大市场、响应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更要针对农村现实需求,开发针对性产品。既要符合市场规律,又要适合农村特点,也许这样,才能务实、长效地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通信市场才更有生命力。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信息化也不会一蹴而就。把握农村通信市场,对运营商而言,既符合社会责任,又符合企业利益。细心挖掘这个市场,也许会对转型中的运营企业开创一片新“蓝海”。 
  
 


关键词: 通讯 网络 无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