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一种具备远程多加载的DSP系统方案设计

一种具备远程多加载的DSP系统方案设计

作者: 时间:2011-02-24 来源:网络 收藏

  多引导技术正是在普通系统的加载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将具备引导、、烧写、存储器检纠错功能的工程作为引导工程独立存储在 CE1空间,由DSP自动加载运行;而将具备不同功能的应用程序代码分别存储在其他存储器,等待引导工程根据功能需要去加载。

  引导工程由DSP自动运行,随后根据远程指令或按预定程序流程的执行、更新工作工程代码,或搬运并运行存储在其他空间工作工程内的Bootloader段,从而引导不同功能的工作工程运行。借助这种工程分离运行技术,可以通过远程端或自动对空间电子设备存储器中的代码进行更新、检纠错和加载操作,甚至进行多个工作工程的切换以满足不同应用背景下的功能需求;即使在更新或切换过程中出现故障,系统复位后仍可回到正常工作的引导工程中进行系统维护或重新更新,具备防烧写功能。

  2.1 引导工程设计

  引导工程是负责与远程,获取工作工程代码并完成烧写、引导工作工程加载运行的程序。引导工程需要具备自加载、上传校验数据、烧写引导等功能。

  2.1.1 自加载功能

  引导工程采用普通工程的加载/烧写方式,需要在产品生产完成后以仿真器模式进行烧写固化。由于引导工程具备需要通信、烧写等功能,其数据长度一般来说会超出1KB的DSP自动搬移长度限制,所以系统中的引导工程首先需要设计成一个具有二次加载能力的工程,并烧写在DSP存储器CE1空间的最前端,确保DSP在自动引导时首先加载和运行的是引导工程。

  在设计引导工程自加载功能时,与普通二次加载工程相比有所不同:

  ①程序存储地址要加以限制,避免占用工作工程空间;

  ②引导工程的Bootloader必须放置在CE1空间的最开头1 KB内,使DSP能够在上电时自动加载运行。

  2.1.2 通信功能

  通信模块主要由通信芯片和通信逻辑组成,负责完成远程端与DSP之间的通信。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可以选择不同的通信芯片与链路协议。下面主要考虑应用层协议设计。

  (1)数据上传与校验

  按照参考文献中的方法,为了将工作工程在线烧写到Flash存储空间中,首先需要下载编译工程文件,并转换为可烧写的.hex文件。通过通信模块,远端设备可以将hex文件发送并存储在DSP外部存储器中。错误的hex文件数据可能导致在引导工作工程时DSP工作异常,甚至完全无法正常加载,因此远程端完成数据上传后应对保存的数据进行校验。比较直观的方法是通过通信接口将DSP收到的数据回传,远端设备将此数据与原始.hex文件进行比较,以确定数据是否正确。

  (2)烧写指令

  完成数据校验后,远程端向DSP发送烧写指令,开始烧写。

  (3)引导指令

  若需要根据功能运行相应的工作工程,则由远程端向DSP发出不同的引导指令,引导对应地址的工作工程运行。根据DSP自动加载原理,引导工程需按同样的步骤进行。



关键词: DSP 控制 通信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