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资源换项目战略引争议:空手套白狼之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发改委官员透露,“发改委联合其他中央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小组,正在调查鄂尔多斯政府涉嫌‘资源换项目’、贱卖国有资产一事”,“如果收集证据的工作进展顺利,且证据充分,将出台相关的惩罚措施,届时奇瑞将难逃巨额罚款”。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23150.htm虽然这一传闻被鄂尔多斯方面否认,但人们的质疑和担心并未因此而消失,且在更早进入鄂尔多斯的华泰汽车身上多少得到验证。
到目前为止,华泰汽车在鄂尔多斯的汽车项目却远未能达到当初所宣传的“投资200亿元、年产值600亿元”。但早在2008年,华泰汽车就将配置给它的碾盘梁煤矿矿权转卖给“山西普大煤业”,交易价格为10亿元。随后,普大在纽约全美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据鄂尔多斯市发改委官员荆慧敏介绍,华泰汽车最初在鄂尔多斯投产的是华泰特拉卡越野车,其后上马的是轿车柴油发动机项目,但“现在效益都不好”。特拉卡车型一直市场表现不佳,而轿车柴油发动机项目同样前景堪忧。“柴油发动机本来市场就不是太大,再加上国内柴油质量不过关,柴油轿车牌照发放受限。”荆慧敏说。
同样以煤炭换项目进入鄂尔多斯的奇瑞、精工汽车,尚在建设阶段,盈利前景尚不清晰。荆慧敏预计,“见效要在5—10年后”。
不过,当记者就“配置煤炭资源后,如果企业把重点放在煤炭而不是所投项目,会否导致资源换项目的目标落空”采访多位鄂尔多斯政学两界人士时,他们均拒绝承认这种后果。倒是远在呼和浩特的内蒙古社科院经济所所长于光军,明确表示了对鄂尔多斯“资源换项目”战略效果的担忧,尤其是华泰汽车项目的未达预期。
鄂尔多斯通过配置煤炭资源吸引的都是投资巨大的项目,但从内蒙古过去多年发展经验来看,其效果并不尽人意。“因为大企业、大项目、工业园区吸纳就业能力很低,甚至是排斥就业的,无法为人们提供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布和朝鲁介绍,过去十年,内蒙古走的也是发展大项目、大企业的道路,但第一产业就业是增加的,第二产业就业是减少的,虽然“发展很快,但其实掩盖了很多问题”。
在康巴什新区北部,鄂尔多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基建正如火如荼,一辆辆载重汽车不时呼啸而过;在鄂尔多斯“十二五”规划中,装备制造业也是重中之重。“资源换项目”能否成为鄂尔多斯以及中国为数众多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希望之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