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并购NEC带来全新合作模式
日本媒体已经意识到,联想集团和NEC的合作可能不会仅仅局限在PC方面,更有可能涉及到IT服务方面。实际上NEC已经看到了联想集团拥有的中国超大规模的客户群,这些都是世界IT巨头所垂涎三尺的。尤其是目前正在风起云涌的云服务方面,NEC有强烈的合作愿望,而联想集团也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实际上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就已经强调过,未来联想与NEC双方的战略合作还将拓展到PC以外的业务领域。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21750.htm联想集团正在发展云计算技术,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中还缺乏真正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中国需要尽快地建设和运营一系列专业化的云服务平台。联想集团对此也早有认识,正在抓紧这方面的投入。在今年3月,联想集团就和上海的东方传媒合资成立了上海视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能够通过强大的“云计算”支撑,催生更便捷、舒适的“跨屏幕”服务。巧合的是,联想集团和东方传媒的合资比例和联想集团与NEC的合资比例一样,也是51∶49。只不过在这个合资公司里联想集团的持股为49%,这也意味着企业的主导权不在联想集团手中。
联想集团需要快速提高其云计算技术,与NEC合作,应该可以说是找到了一条快速提升其云计算能力的途径。
正在逐步脱手PC事业的NEC把更多的经营资源集中到了IT服务方面,其中云服务也是他们主攻的方向。NEC从改造公司内部网络开始,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经验。他们为了实现迅速对应国际会计准则,削减TCO,经营可视化等为目的的经营体系,进行了业务过程的改革和IT系统的改革,构建了NEC集团约12万人可以利用的大规模公司内部云服务平台。NEC在云服务方面拥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他们通过提供数据中心、服务器、OS、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等系列产品,可以完整地提供云服务平台。他们的中期目标是1000亿日元的销售,NEC不仅在日本市场大力推广,而且还瞄准了国际市场。他们还计划把在国际市场上云服务的20%(2009年)销售比例提高到50%(2017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NEC已经和中国的东软集团进行了合作,而拥有巨大企业客户群的联想集团更应该是NEC的合作伙伴。
在云服务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联想集团和NEC都有合作的强烈愿望。然而这种合作又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呢?在PC领域中的联想集团和NEC合作的模式极有可能被复制到云服务领域来。因为这种模式是日本企业容易接受的富有成效的一种并购模式。如果真的实现这种方式的合作,那么,联想集团用合资控股公司的方式并购NEC的PC事业,就将再一次显示出其卓越性和远见性。
成熟并购促成新合作方式
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技术研发能力还都是软肋,但是,中国企业拥有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具成长可能性的市场。以前我们只能希望以市场换技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开始用企业并购的方式,踏踏实实地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对此,日本企业也开始有清醒的认识。对日本企业来说,日本国内市场随着人口的减少而开始萎缩,而在国际市场上又因为成本等多种原因而难有作为,与中国企业的如何进行合作是很多日本企业正在考虑的问题。
一些日本企业的经营者对笔者说,今后日本企业还是要发挥日本企业的特长,在产品研发方面集中资源,不断地开发出世界领先的产品,这才是日本企业的生存之路。与此相反,中国企业有条件和有能力追求规模化生产,如果中日企业能够把各自的优势这样结合起来,就有能在市场上真正地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这可能是今后中日企业发展的一条道路。
笔者基本也认同这种观点,但是,要实现这样的合作只靠愿望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中日跨国并购是实现这种合作的有效途径。同时,因为中国企业在这种跨国并购中有主导权,自然地会产生一种还需完善的全新经营模式。联想集团并购NEC的PC事业,正在摸索着这样的模式。
中国企业虽然也有不小的技术进步,但是技术的效率之差基本上抵消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一些得不到持续技术进步的中国企业只能削减成本,最后不得不偷工减料,从而葬送市场优势,而一些日本企业虽然能够开发出很多新产品,但是成本居高不下,在市场上也只能曲高和寡,而逐步被淘汰。所以,中日企业之间有很大的互补性,也有很大的合作意愿。但是,前一段时间中日企业间的合作并不成功,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条基本的原因就是产权归属分散,人心不齐。中国企业应该利用现有经济实力的优势,采用中日之间的跨国并购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日跨国并购也许会带来一个全新的经营模式。这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就是在产权归属明确的情况下日本企业研发、中国企业量产的合作方式。这种模式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比较理想的合作模式。中国企业的对日并购实际上正在促进这种合作模式的不断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