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中兴“同室操戈”或是必然
“诉讼、反诉讼”,全球通讯设备巨头间屡见不鲜的专利战,这一次上演在两家中国公司——华为和中兴通讯之间。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9193.htm一同从深圳起家,一同进军海外市场,又一同闯进世界通信市场前五强。作为中国通讯设备业两大巨头,华为和中兴这一次将矛头对准了对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事件的导火索其实是去年欧盟发起的“三反”调查,华为和中兴作为跨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日益重合之时,对簿公堂似乎不可避免。
诉讼与反诉讼
4月28日晚7时,华为宣布,将以侵犯公司数据卡、LTE专利和商标权的名义,正式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对同为中国公司的中兴通讯提起法律诉讼。
仅仅是20小时之后,4月29日下午,中兴通讯发表反诉声明称,已于当天“在中国针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侵犯中兴通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若干重要专利递交了诉状。”
这两年来,发生在全球通讯业的专利纠纷多如牛毛,对于中兴通讯和华为来说,对这类案件也是司空见惯:中兴通讯刚刚应对了爱立信在欧洲对它发起的诉讼,而华为与摩托罗拉之间的专利官司也是战火刚熄。
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诉讼和反诉讼的对手是两家中国公司。中兴公关总经理王建平表示,华为发起此次诉讼“预谋已久”,是想借爱立信在本月初起诉中兴之机,使中兴腹背受敌,阻止其在欧洲的发展。华为则表示,华为曾多次邀请中兴进行专利交叉许可谈判,但种种努力没有获得成功。
欧盟“三反”是诱因
中兴和华为一同从深圳起家,一同进军海外市场,又一同闯进世界通信市场前五强。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最终让二者对簿公堂的导火索还是去年欧盟的“三反”事件。
华为一直认为,是它推动欧洲数据卡市场的繁荣。在2005年之前,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市场上,基于PCMCIA接口的老式上网卡年销量不到150万只;2006年,华为推出全球第一款USB数据卡,根据ABIResearch报告,2007年欧洲移动宽带市场发货量增长率约406%,华为当年发货480万片。此后,伴随华为旋转头USB数据卡、移动WIFI数据卡等明星产品的推出,欧洲数据卡市场更是大幅增长。
但从2007年开始,中兴的“低价策略”搅乱了这一市场,到2010年第二季度,中兴的上网卡最低报价只有17欧元,已经低于成本。而在2007年,这一产品价格还在150欧元左右。
中兴的低价不仅让华为头疼,也让市场上的一些其他生产商受到影响。去年第三季度,在欧洲Option公司发起申诉后,欧盟提出针对中国无线上网卡厂商的“三反”调查(反倾销、反保障措施和反补贴调查)。
欧洲lte数据卡(下一代无线通信)市场启动在即,如果两家不能顺利实现交叉许可协议,中兴仍然会继续在欧洲市场进行低价竞争,而这行为极有可能再次引起新的“三反”调查,并再次“殃及池鱼”,因此华为提起诉讼,也希望中兴能够支付交叉的专利费用。但业内人士指出,华为一直在专利上支出较大,此次提起诉讼更在于寻求“成本的公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