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中国增加太阳能补贴不影响美国相关产业发展

中国增加太阳能补贴不影响美国相关产业发展

—— 中美在太阳能产业上的关系是互补的
作者: 时间:2010-12-08 来源:中国IC网 收藏

  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必须经历一个成本高企的阶段。但由于其对节能减排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国通行的做法是,政府予以补贴,以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加大推广范围。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5306.htm

  “对这种补贴应该区别对待,它不同于鼓励恶性竞争而采取的补贴手段,不应混为一谈。”屠新泉说。

  美国和欧盟国家都在补贴新能源产业。去年实行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确定了给予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商30%税收优惠的MITC政策。

  据美国能源部统计,截至今年1月,已有23亿美金用于183个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项目的MITC补贴。其中,13个供热和169个发电项目获得了8100万美元的资金补贴。

  在欧盟,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实行上网固定电价制度,即电力供应商必须按照政府指定的价格从可再生能源生产商那里购电,从而保证可再生能源企业的收益。欧盟委员会认为,这一制度对于推广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说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支持方式。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担心,源于其经济结构中有优势的制造业占比逐年下降。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提出“再制造业化”,想在新技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新能源产业得到的补贴比较有限,加上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令美国感到竞争的压力。多种因素促使美方屡屡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 发难 。”屠新泉说。

  据美国皮尤基金会的统计,去年中国在清洁能源上的总投资达346亿美元,而美国的投资总额只有186亿美元。

  今年10月,美国启动了对中国风电产业的“301调查”,指责中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扶植风电产业发展。

  罗仲伟认为,中美在某些领域发生贸易摩擦很正常,它不会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大格局。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互利合作仍将继续。

  今年5月,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通过了《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联合声明》,表示两国将继续在清洁煤、核电安全和运营、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页岩气、先进生物燃料、电动汽车等技术研发方面开展联合投资、研发、生产、推广等务实合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