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照亮社会进步的新灯火
航天科工全面跟进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0175.htm在中国,构建智能电网的行动近年来持续加速,在2010年全面展开。
2010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确定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到2011年,智能电网建设完成研究试点;到2015年,初步建成中国智能电网;到2020年,全面建成世界领先、自主创新、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在此方面的投资共计4万亿元。
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电力装备方面具有良好基础。一院、二院、三院、四院、六院、061基地、航天通信和深圳公司等单位覆盖了电力装备行业中的电源、火电、风电、核电、电网的输配电用电领域等。
就让我们以微燃电站为例,了解一下航天科工电力装备领域的具体项目。
未来,分布式能源将越来越普及。在家庭、单位等场所,或是断电应急、野外作业等场合,只要有天然气、汽油、沼气等燃料,就可以用小巧的微燃电站实现发电。美国提出,未来全美的分布式能源供电比重要达到30%。
在京郊云岗,记者探访了研制中的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项目。在实验室,年轻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俞凯告诉记者,虽然微燃电站看上去不太起眼,但由于它涉及到多项国内尚无应用先例的关键技术,31所为此花费数年时间进行了艰苦研发,现在关键技术基本得到了突破,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生产。相信到明年,中国自己的微燃电站就可以投入使用。
该电站的一大特色是冷热电联供,即燃烧后的尾气可以利用,方便洗澡、空调等使用。这一功能使能量利用比值从20%~30%上升到70%~80%。它的尾气非常清洁,相当于欧Ⅳ标准。
另外,该电站还使用了31所自主研发的空气轴承。该轴承运转后,摩擦的部位充满空气,使转速大大提高,轴承寿命达到4万小时。而这一关键点,曾挡住了许多国内研制企业。
在31所,记者看到两台车载应急移动供电站,它们是微燃电站的孪生兄弟,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据介绍,电力专家对它们十分感兴趣,已介绍更多客户前来观看演示。
三院民用产业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该院,风电变流器等电力装备正在研发,高压冲击发生器占领国内大部分市场,风光互补发电装置销路良好,电力装备已成三院民用产品品牌。
集团公司经济合作部有关负责人则向记者列举了空冷凝汽器、核电膨胀节、无人机、智能电表等十几项集团公司优势产品,这些产品将在统一的销售平台上,形成航天科工的竞争优势。
例如,六院产品空冷凝汽器,以空气冷却代替水冷,节省了大量水资源,受到地方政府和广大客户的欢迎,将陆续投放市场。又如,深圳公司的智能电表产品。在电路中的浪涌保护性能十分出色,已在国内市场占据广阔份额,将为航天科工产品在电网中拓展打下基础。
在智能电网总体战略下,航天科工将发挥多专业优势和系统工程经验,聚焦二次系统,兼顾一次系统及其配套工程,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按照既定规划,到2015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电力装备产品总水平将达200亿元。那时,中国的智能电网将更加坚强,航天科工将成为该领域的知名品牌,航天技术将在又一领域筑起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相关链接
什么是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smartgrid)就是把最新的信息化、通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结合,形成一个新型电网,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智能电网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输电网的电能损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