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的信息化未来
对信息化汽车的未来,刘积仁显示出十足的信心,“我们已经看到汽车在新兴国家市场的高速成长以及在发达国家市场的不断变革,未来汽车信息和电子技术肯定和过去有很大不同,比如说它跟互联网的无线连接性、辅助驾驶、更智能和绿色的趋势,以及汽车之间互相的通讯等等,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大的空间。”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8900.htm此外,刘积仁还告诉《互联网周刊》记者,“此次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东软将继续在汽车电子上追求更多形式的突破,探索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业务,并致力在中国汽车产业走向高附加值的趋势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无影之术
电信运营商也已纷纷在汽车信息化过程中未雨绸缪,试图将初露锋芒的无线3G业务拓展到汽车产业中。
据了解,中国联通已经与中国一汽展开合作。年初,双方正式签署了汽车3G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开发远程诊断和救援、位置服务、资讯服务、娱乐服务、通信服务、呼叫中心等相关汽车信息化产品。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中国联通与中国一汽拥有多年的友好合作历史,长期以来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面不断提升,做到了电信运营商与汽车行业优势互补。双方将共同推进汽车3G信息化建设及其他应用领域的探索与合作,实现高度融合、无所不在的汽车行业信息化服务,为个人、家庭、企业及行业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信息生活体验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其在3G业务领域运营的WCDMA制式,凭借技术先进、覆盖广泛、产业链成熟等特点已受到业内人士和广大用户的认可。中国一汽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也集成了很多优势资源,通过与中国联通将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双方的合作将发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应有作用。
去年11月中旬,中国移动携手长安汽车联手研发基于3G无线通信网络和M2M(机器到机器通信)技术的新一代“3G汽车”。据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宝林介绍,长安3G汽车一旦实现,车载互联网、车辆远程控制、远程启动、远程跟踪等在科幻电影里才见的场景都将走进都市人的车生活。届时,长安生产的汽车将既是一间移动的办公室,又是一部好玩好用的巨型3G手机。
去年6月,中国电信则与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通用汽车全资子公司OnStar携上汽集团旗下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和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合资成立)展开合作,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广泛的汽车安防及信息服务。OnStar公司总裁Chet Huber表示,“随着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及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也计划相应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中国成为北美地区以外第一个引入 OnStar服务的国家。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SK电讯也首发其为电动车设计的第一个移动通信汽车电脑系统MIV。据了解,过去只有路线导航、位置信息与数据通信等少量服务可以通过连接汽车与网络的传统远程信息服务提供。而MIV将可以提供移动通信、平台与内容的全面整合,从而把服务提升至新的高度。目前SK电讯已开始寻求与全球汽车厂商合作,希望2012年前在新车型上装配MIV,通过定制IT解决方案与移动通信连接提升汽车产业的生产力。
智“车”智“路”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电子技术的进步就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上世纪90年代,国外提出智能公交系统概念,智能车辆则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车辆技术包含了计算机、移动通讯、自动控制等使车辆更具舒适性、娱乐性、安全性、方便性的多项技术,而基于PC平台的汽车信息化是实现智能车辆技术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有分析指出,2000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上海通用汽车展示的一款带网络功能的新车型成为信息化汽车时代的前奏,而微软和博世、福特和标致雪铁龙相继签约合作开发汽车多媒体和通讯系统,则昭示着汽车信息技术的兴起。行业机构预测,电子信息处理与网络通信将成为本世纪汽车的基本配置。
目前,信息化汽车的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车辆本身的内部网络系统,它由车载网络计算机控制;另一部分是车辆外部的联系网络系统,包括 GPS监测中心、互联网及区域网服务商、车辆服务中心、单位或家庭电脑等。由此,也出现新的汽车后市场服务方式。比如推出不久的汽车远程服务,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依托,整合汽车后市场资源,服务涵盖汽车救援、道路气象、卫星导航、多媒体娱乐、车载电话、移动电视等各方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