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征程初启
然而,造型的缩小并不是传感进入生活的唯一条件,还需要互联网技术的配合以实现从点到面的网际联系。就IP地址而言,物联网应采用IPv6(IPv4必然不够),它有128位两进制的IP网址数,这相当于给世界上的每个沙粒都赋予了一个IP地址。唯有当所有的物体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IP的时候,物联网才能真正实现。总而言之,物联网的实现需要这两方面的相辅相成:一是利用微处理技术(micro-fabrication),提高集成度;其二是运用IP技术,以提供足够丰富的网址。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7542.htm感知地球
互联网作为一个产业革命的传奇和标本,人们总忍不住把传感网与之相提并论,希望互联网能成为物联网真正诞生的一架云梯:在互联网发展的前30年,其主要功能是把通讯和信息网络化,使得我们可以用关键字检索。而今在信息网络化完成之后,接下来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将互联网和物理世界相互联系,使得物理世界中的因素(比如温度、湿度、图像、声音等)能够被存储标记和搜索,并能使得人们通过一种非常便利的方式获取这些信息,这就是所谓的物联网。
互联网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物联网是物与物之间以及与数字世界的联系,其核心是传感网,关键是传感器、网络和感知。温家宝总理在参观了无锡中科院物联网研究所之后,也高瞻远瞩的肯定了“感知中国”的科技畅想,并决心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制高点放进“十二五”规划中。我们相信一旦物联网成为现实,它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与物的联系不再受时空经纬的局限,比如在出门上班前就可以知道小孩的班车是不是已经到学校了;室外的温度、湿度如何;离家在外还能检查一下家里的煤气有没有关等等。如果你新到一所城市,你甚至还可以查找到有多少你所认识但久未联系的故知旧友与你共同生活在一个城市的天空下,他们都分布在那一方角落。
概而言之,我认为物联网将在以下三个领域发挥其显著的用途和价值:
自然生态环境:可以利用传感器监控空间而不是某个特定的物体,如关注某片空间的温度、湿度等;这需要很小的传感器的高密度分布,同时更不能影响环境(nonintrusive)。
工业、商业应用:可以利用传感器监测追踪特定物体,如监控货物在途中是否受过震动,温度的变化对其是否有影响,是否损坏其物理结构等等。可以应用到供应链管理、设备保存、车流交通、工厂生产等方面。
人类和社会活动:可以利用传感器监控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这在老龄化社会的医疗保健中可以得到很多应用,比如传感器可以监控老年人的生活作息,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及时通知亲人和医生。同样的,也可以帮助母亲追踪自己的幼儿。有趣的是,在日本现在就有人用它来找回失踪宠物。
之所以先对未来物联网的应用领域进行介绍和分类,是因为我认为物联网能够得到发展的原因在于找到大规模的应用方式。拿一个互联网的例子来说,1985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读书时有个e-mail地址,那个时候e-mail还不像现在一样应用如此广泛,只是简单的代替传统邮件的工作。而在商用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电子邮件的用途已远远超出通信了。对于物联网来说,前15年走过的路大多还比较窄,大都局限在学术研究中,还没有真正走入到人们的生活,远没有发展到人们生活离不开的程度。未来的这段路需要去探寻对人们生活有非凡意义的应用方式,这些应用能够真正大规模的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可感知的变化。
赵峰简介: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负责系统、无线与网络、硬件计算以及多媒体通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前,赵博士是微软总部雷德蒙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负责网络嵌入式计算组。他领导开发了微软研究院传感器尘粒、微型网络服务、SenseWeb和SensorMap、数据中心基因组、焦耳计量器以及GAMPS数据压缩。借助多项赵博士研发的技术,如今的微软数据中心被誉为全球仪表化与监控最为密集的云计算基础架构。他是《美国计算机学会传感网络汇刊》的创刊总编辑,并且撰写或合作撰写了超过100篇技术论文和多部书籍。
物联网相关文章:物联网是什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