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我国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将进入“掘金时代”

我国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将进入“掘金时代”

作者: 时间:2010-03-25 来源:中华工控网 收藏

  根据国家“十一五”期间的863计划安排:2010年建成1000千瓦实验电站及研究基地,证实技术可行性;2015年建设1万~10万千瓦示范电站;2020年建成荒漠地区10万~100万千瓦的商业实用电站。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则2020年后可开始规模化建设。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7295.htm

  专家认为,比风力发电更具有效能优势,我国生产企业若能在制造技术上占居领先,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12月16日,华电集团公司首座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华电宁夏宁东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这是目前亚洲投产的最大太阳能发电项目。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30MWp,一期工程容量10MWp。

  同时,荒漠地区的开发利用将使光伏产业颇具优势。风能与太阳能的能量与功率密度的比值是,每平方公里风电场装机约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约10万千瓦,使得大型光伏电站能够建在资源丰富、土地没有利用价值的荒漠地区。

  2009年9月21日,国家鼓励发展的光伏建设项目———中国华电集团投资2.3亿元的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示范项目奠基仪式在嘉峪关举行。在10平方公里区域,将建成太阳能跟踪光伏阵列、逆变设施、升压输变、控制检测与数据传输系统、场地基础及土建工程等。大唐集团公司、江苏林洋公司等5家企业也将陆续在这里兴建太阳能,规模为100兆瓦。

  专家认为,为促进光伏产业取得良好发展,影响其发展的两大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成本问题。目前,技术与成本已成为未来光伏产业竞争的焦点,千方百计降低光伏电源的投资与电能成本、实现规模化应用,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

  二是国内产量高,市场需求少。近十年来,全球光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为41.3%,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扩大了35倍。2008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2000兆瓦,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36.7%。由于中国的进展缓慢,国内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仅占20%左右。去年出口量继续增长,2009年1~10月,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达128.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7.81%。

  短评:推进产业发展需政府引导扶持

  “低碳经济”成为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业界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注也明显升温。

  我国火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调整电力结构喊了多年,是该有大动作的时候了。否则,我国减排目标就难以实现。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乘风而行,发展风电产业已成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利用太阳能发电,已使荒漠地区的开发利用体现出应有的价值;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对发展低碳经济、进军新能源产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风力发电机相关文章:风力发电机原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