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新品快递 > 光伏产业重入扩张通道

光伏产业重入扩张通道

作者: 时间:2010-02-22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收藏

  但业内仍然有企业腹议这一标杆电价,原因是行业内的尚德、英利、天合等13家企业在“洛阳宣言”中提到整个产业的近期发展目标:到2012年,将把上网电价成本控制在1元以内。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6118.htm

  “2008年,业内认为电价在3~4元,电站项目才有盈利的能力。到了2009年,一下子降到了1块多,这是多大的降价幅度!”史利民慨叹。

  “按照成本测算,企业可以接受的上网电价还是在1.3~1.5元/度。“史利民说,为此商会向政府部门建议,扩大规模,让非理性投标的人赔不起,同时可以不采取最低价中标,争取平均价格来决定最终电价的合理性。

  但高纪凡认为,整个中国的市场不管怎么做,无论用标杆电价也好,还是招标法也好,有两点可以看到,未来3年需求量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但价格可能是恶性竞争。

  然而自从0.69元/度震撼性价格爆出后,业界对上网电价应该在哪个区间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分化。一些以薄膜技术为主的企业,曾经向媒体暗示,薄膜技术和目前被大量应用的多晶硅技术相比,造价低廉且转化率高,在2~3年内发电成本将降低到火电调峰时的成本。

  而一些专家也提出,相比晶硅技术,薄膜电池技术更有市场前景,也能够规避产能过剩的风险。

  “晶体硅电池的综合成本肯定比硅级的薄膜电池(如非晶硅、微晶硅电池)更有竞争力。不是说薄膜电池没有竞争力,薄膜电池唯有碲化镉的电池目前有优势,但今年底和2011年,晶硅电池优秀企业可以达到比碲化镉电池更有竞争力的成本水平。”高纪凡说。

  “薄膜和晶硅,这两个技术是相辅相成的。2007年和2008年期间,多晶硅价格居高不下,促进了薄膜电池竞争力的提高,薄膜电池每年都有50%~80%的速度增长。2009年多晶硅的价格下来了,薄膜电池几乎是零增长。这相互竞争的结果,技术都在不断的进步。”李俊峰对本刊说。

  何时开启上网电价调整

  “补贴还是不补贴?自2004年德国公布光伏补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绝。终于在4年后,金融危机爆发,我们国家终于出台了补贴政策。”史说。

  2009年3月26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补贴。业界称之为“太阳能屋顶计划”。

  7月,财政部与科技部、能源局联合公布《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光伏技术和企业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提供给本刊的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安装的电池总量应当在120兆瓦至180兆瓦之间。提前完成了2007年发改委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累计光伏装机250兆瓦的目标。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