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业界动态 > 南大教授新发明新技术 裸眼也能看3D

南大教授新发明新技术 裸眼也能看3D

作者: 时间:2010-01-27 来源:现代快报 收藏

  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元庆教授就在研究如何不戴特制眼镜也能看到效果。而到今年初,他的研究终于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5559.htm

  王元庆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研发的成果叫做“多用户立体仪”,它是一种立体图像分辨率高,可以与高清电视信号兼容,实现高清晰立体电视信号接收与的仪器,观看时不会产生强烈的晕眩感。

  记者南大探秘体验这种新发明

  在南京大学西南楼的实验室内,记者看到了这台能够裸眼看的仪器。这是由两台电脑组合起来的仪器,其中一台大的电脑就是播放图像的主屏幕,而另外一台电脑则是操控界面。

  王元庆介绍说,观看这台仪器中的3D画面,要站在一定的区域内才能看到效果,比如这台仪器,就需要站在三四米远的地方,左右不超过一两米的范围内观看。

  记者于是站到了规定的区域内观看屏幕,发现屏幕上的图像果然是立体的,但是刚看过去,头也有点发晕,王元庆说这是因为刚刚观看,不太适应,而且这段拍摄的视频分辨率也不太高,屏幕比较小,所以看起来有点模糊。

  记者发现,在自己左右移动时,屏幕上的光线似乎也在发生变化,忽明忽暗,而且一旦人离开视觉范围,屏幕马上就会变暗。

  王元庆介绍说,这是因为仪器在自动捕捉人眼的缘故,如果人离开视觉区域,屏幕会自动关闭,节省能源。而人在左右移动时,屏幕会自动追踪人的眼睛,跟随人眼的位置来调整屏幕的光线,所以人在移动时屏幕会出现忽明忽暗的现象。

  那么,这一技术又是怎样实现的呢?

  王元庆告诉记者,在电脑前有一个摄像头,负责拍摄追踪人眼的距离和方位,然后把人眼的位置通过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递到后台处理器,后台通过一种叫做模式识别系统来分析人所在的距离和方位,然后根据当前人所处的位置来调整主屏幕的画面光线。

  那为什么通过确定人眼的距离和方位就能让人眼观看到3D画面呢?

  平面三维图是如何变成裸眼中的3D效果的

  王元庆说,3D的成像原理很多人可能已经知道了,它是通过人的左眼和右眼的成像原理来设置的,人眼为什么能够观察到物体是立体的,就是因为左右两眼 观察到的不同光线反射到眼睛里的缘故,那么拍摄3D影像时也就是模仿人眼的成像原理来拍摄,而人的左右两眼感受到的光线是不同的。



关键词: 3D 显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