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市场分析 > 多晶硅产业遭遇融资寒流 三大利空考验盈利空间

多晶硅产业遭遇融资寒流 三大利空考验盈利空间

作者: 时间:2010-01-0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王表示,接触后不久,感觉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之后,不少投资者也接触过该项目,但都没洽谈成功。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2679.htm

  上述民生银行成都分行人士也表示,四川省内的项目还没看到出现并购重组的现象。“现在估计大家比较谨慎,得看到趋势明朗后才会出手。”他说。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陆续看了几个的项目,但是最后也没有投。”国内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股权投资部门高层说。

  该人士表示,除了市场价格逼近乃至低于国内企业的成本线外,还有几个问题尤其值得注意,首先就是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上述权威人士透露,此前,国内多晶硅产业的大跃进,导致人才技术难以支持发展。目前除了峨眉半导体和洛阳中硅外,其他的企业基本都是从国外一个个系统的技术设备引进,然后东拼西凑组成一个技术团队,再慢慢调试,然后再生产。

  “1000吨以上规模的技术,中国目前也还没完全掌握,尤其是其中的很多技术细节。”该人士说。

  上述国内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股权投资部门高层表示,规模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起码应该年产1000吨才具规模效应,但是国内的项目中,能超过这个规模的项目屈指可数。

  但也有人看好这个行业,“我认为产业的前景还是很大的,随着金融危机的过去,新能源战略会大大提振经济发展,国外也会提高补贴,海外市场也可以跟着起来。”乐山市某经委官员称。

  上述保险公司的股权投资部门高层则认为,从未来10年至20年的角度是看好的,如果这样,投资人要经历多长时间的黑暗期呢?能否坚持到那个时候,使得钱才不打水漂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光伏 多晶硅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