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之路
GE全球副总裁、全球研发高新技术发展总裁迈克尔?艾德奇认为:“薄膜对原材料和电力的消耗都比较少,晶体硅的效率已经达到了极限,在成本控制上没有优势,因此薄膜太阳能的发展前景更好”。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0591.htm全球光伏产业的趋势也证明了这一点。第一太阳能公司是世界上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最大的企业,比较而言,我国的无锡尚德专注于硅晶电池。据中投顾问今年9月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2009年第一太阳能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将从7.5%攀升至12.8%,而无锡尚德则从7.3%微降到6.9%。
最近,吴邦国委员长到美参观了第一太阳能公司,并出席了鄂尔多斯与第一太阳能公司合作签约仪式,就是一个信号。
强生光电始终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作为目标。首先解决了设备投入成本降低。通过创新,强生设备的投资降低到原设备20—25%。
为尽快实现薄膜电池装备的国产化,强生已与美国公司在苏州吴江建立合资企业,生产薄膜电池三大核心装备。
另外,强生还抓了原辅料配套。在薄膜电池成本中,导电玻璃约占原料成本35%左右。强生光电把降低导电玻璃成本作为首要任务,目前,强生光电拥有的一项非晶薄膜单层封装技术,还可降低近二分之一的辅助材料成本,最终成本可以达到每瓦0.35-0.40美元。目前该技术已在60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
强生光电已经作出了示范。经过调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健康、更加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