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市场分析 > 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后奥运效应”

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后奥运效应”

作者:鼎名时间:2008-08-25来源:中国电子报收藏

  从中国申办2008北京会成功的第一天起,有关会对影响的讨论就不绝于耳。有学者提出,从已有的经验来看,不乏遭遇“会陷阱”的风险。也有学者认为,高速增长且经济总量比较大,不会出现“后奥运效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7305.htm

  奥运会带给人们的不只有“奥运经济”、“奥运财富”的惊喜,也有“蒙特利尔陷阱”、“后奥运效应”的风险。部分奥运会举办国在筹备奥运会阶段出现短暂的超常繁荣之后,又经历了经济快速回落的所谓“后奥运效应”。中国经济能摆脱“后奥运效应”吗?

  两要素决定“后奥运效应”

  在专家研究的十几届奥运会中,有8届主办国奥运会筹备期(奥运会举办前的7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超过筹备前0.3个到2.5个百分点,有9届主办国举办奥运会后的8年年均GDP增幅低于筹备期0.4个到2.5个百分点。但这都是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经济规模大的国家则是例外。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1980年苏联莫斯科奥运会以及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都没有出现“后奥运效应”。研究发现,主办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规模是决定是否出现“后奥运效应”的两个要素。本身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或经济总量比较大的国家,“后奥运效应”并不明显。

  虽然“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明显,但北京的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6%.北京的奥运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3000亿元,按奥运会投入期4年分摊,平均每年750亿元,仅占中国过去4年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5%-1.06%.

  胡锦涛主席日前接受25家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明确表示,筹办奥运会有力推动了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北京的经济总量只占全国的很小部分,因此筹办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宜估计过高。同样道理,对于规模宏大的中国经济而言,北京“奥运经济”变量对全局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基本不会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大变量”。对此,高盛(中国)经济学家梁红的观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投资规模和主办城市的经济规模都不足以使全国的实体经济受到根本影响。”

  中国经济基本面未变

  进入“后奥运时期”,“前奥运时期”体育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大规模投资需求,以及奥运会举办期间国内外游客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会减弱甚至在短期内消失,但过去30年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本动力不会发生变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表示,从时间节点来看,中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间点”,因此几乎可以肯定,中国经济在未来30年仍将维持较快的年平均增速。

  一是中国已经和正在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取措施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这些措施将有效避免经济大的起落,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二是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从基础设施到制造业、服务业,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奥运会结束不会影响中国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投资规模,不会出现经济衰退。

  三是今年上半年,虽然工业增速出现回落,但是,企业效益并没有因此出现大幅下滑,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9%.能够在十分不利的发展环境下保持企业效益的稳定增长,对于保持和提升企业的发展信心十分重要。

  放大正面影响应对负面效应

  在日前举行的奥运会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奥运会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减弱,以及中国经济周期性回调,从内外两个方面增大了中国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既面临周期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奥运效应”的叠加影响。为此,应该积极放大奥运会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有效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第一,要有效发挥奥运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的作用,降低体育场馆利用不足带来的资源闲置和浪费,进一步推进北京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化程度,最大限度地为提升国民生活品质服务。

  第二,研究显示,奥运会后投资回落的风险一般表现得比较明显,可能进而影响整体经济稳定。因此,寻求新的投资热点,实现奥运会后投资的可持续性,是防范“后奥运效应”的重要原则。2000年悉尼奥运会不仅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还促进了关联产业,如通信、交通、旅游、餐馆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产生了巨大间接经济效益。

  第三,经验表明,成功举办奥运会离不开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但必须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奥运会运作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后奥运效应”越不明显。巴塞罗那奥运会是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模式成功结合的最佳案例,本届奥运会组织筹办工作以政府为主导,但是场馆建设、市场开发等具体筹办工作,采用的却是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总之,相对于奥运会场馆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而言,奥运会对提高中国国民素质、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开放度,以及按照奥运精神和国际规则来参与国际事务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可能更大、更长远。

  相关链接

  名词解释:后奥运效应

  所谓“后奥运效应”指的是奥运会主办国及主办城市在奥运会后出现的经济衰退现象。其原因在于,奥运会筹备阶段,投资剧增、消费收入激增,以及奥运会后大量体育设施闲置并产生庞大的维护成本等。

  关键词:谨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要寻找新投资点

  奥运会之前形成了投资高潮,这种高潮在奥运会结束后回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国内是否出现新的投资热点,且这些新投资热点是否足以继续带动经济增长,否则投资回落引起的萧条可能是持久性的。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将经历调整期

  股市本身进入调整周期,和奥运会举办前后的时段无关,主要还是市场内在规律起作用。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高增长,对中国来说发展是首要任务,政府应抓住机遇,放开生产资料价格。中国还会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还要经历一两年的调整期。

  关键词:警惕

  韩国《朝鲜日报》:恐经历“低谷效应”

  中国可能会经历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常常经历的所谓“低谷效应”。通常奥运会相关设备投资在奥运会开幕以前结束,因此奥运会开幕之时,奥运特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失,此后经济将陷入萧条。

  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经济会减速

  中国经济在奥运会后会出现明显减速,但不会出现影响剧烈的硬着陆。奥运会拉动的投资增长具有很大的短期效应,如何防范投资增长在奥运会结束后出现快速下滑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乐观

  世华财讯董事长于品海:下一个周期更好

  中国经济前几年过热的情况目前已经回到一个“较为健康”的层面上。奥运会后将出现一个相对平稳、供求关系比较合理的局面。调整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反而会夯实这一基本面,让经济在下一个经济周期到来时发展得更好。

  英国《金融时报》:经济不会衰退

  中国经济不会在奥运会后出现衰退,举办奥运会将使北京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级城市,也为中国赢得更多的关注,这有助于中国加快融入国际社会的脚步。中国的股市和楼市在奥运会前就已进入了调整期,这也降低了奥运会之后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虽然中国经济面临受美国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的程度可能加深,以及油价、粮价上涨等挑战,但这和奥运会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奥运 中国经济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