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龙头厂商体质较佳有望抵御下滑冲击
来源于: 搜狐IT
天极网 8月5日消息 一连串的景气下滑及供应可能过剩的预警,让全球高科技半导体厂商的前景似乎面临威胁,甚至岌岌可危,不过真正受到剧烈冲击的可能只局限于二线厂商。
过去两周来,有关半导体销售及订单的数据大量出笼,而多家顶尖厂商也纷纷交出成绩亮丽的财报,不过却有更多危险讯号是来自规模较小的半导体厂商。
麦格理证券分析师Warren Lau指出,“我们并没有看到像2000年一样景气崩盘的危险”。2000年是半导体产业最近一次出现景气下滑,当时部份厂商曾出现半数产能闲置的惨况。
Warren Lau表示,“在经过去年第四季的积极(买进)之后,我们所留意的客户之中,大多数都已建立了充足的库存”。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Johnny Chen表示,“他们的确见到一些存货修正的现象,但应可两个月内解决”。
在业界最近一波的财测中,对前景最为看多的当属全球最大晶圆代工业者--台湾的台积电,内存芯片龙头韩国三星电子,和全球最大芯片封装厂商日月光(ASE)。
其他对未来发布强劲前景的还包括:全球第二及第三大内存芯片业者美国美光科技,和韩国的Hynix半导体,及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业者--台联电。
这些科技巨擘大多预期第三,甚至到第四季,订单将会有强劲的表现,并且业务量将会相当亮丽。
不过,一些二线厂商则没有那么乐观。
这其中,德国内存芯片制造商--英飞凌警告2005年增长将放缓,而新加坡特许半导体(Chartered Semiconductor)表示,由于手机制造商需求疲弱,该公司第三季营收将仅能持平。
与规模有关
排名较后厂商营运趋疲是业界衰退之领先指标,因为这些二线厂商通常会比一线厂商先行失去商机。
不过,倘若手机制造商和返校季引发的需求持续不振,则大型科技公司亦将受到影响。
全球最大中央处理器(CPU)生产厂商--美国英特尔是业界中预测未来数季前景料不振的少数龙头厂商之一,反映出个人电脑(PC)市场的隐忧。
iSuppli分析师Kim Nam Hyung表示,“初步迹象显示,电脑生产商未见到订单增加迹象,PC需求在8月份将不会增加”。
Warren Lau表示,手机销售亦正放缓,很多消费者均延后更换手机,静待具有高速数据传输功能的最新第三代(3G)移动电话上市。
他表示,“带动(手机)下一波增长的要素定将来自新的应用领域。在未来一两季内,我们需要去化存货的管道,故此价格将必须快速下跌”。
Warren Lau表示,消化库存举措可能会导致台积电等一线厂的产能利用率在未来几季下降高达10%,目前这些大厂的产能利用率均为满载。而特许等二线业者的闲置产能更可能高达20%。
产能过剩?
Gartner分析师诺伍德(Andrew Norwood)表示,自去年半导体业出现复苏后,许多业者均积极进行扩张计划,以因应不断增加的需求。然而一旦需求长期放缓,这些新增产能将可能反成为他们的恶梦。
他在一份报告指出,“在(内存芯片)业者大发利市之际,他们亦不断增加资本支出在新设备上。这些产能将在2005年底和2006年时开出,引发供应过剩导致的衰退”。
半导体公司的股价今年以来出现大幅震荡,这反映了市场对半导体出现衰退和可能续强有着不同看法。
去年,费城半导体指数大多展现升势,并在今年1月触及561点的顶部,但好景不常,在3月中旬时,该指数已重挫近20%。尽管4月时该指数出现回升,但5月再呈跌势,并创下当时的年内低点。
之后费城半导体指数出现几波小涨,但上月时,在悲观预测打击下,该指数创下390点年低,较年高已重挫逾30%,上周始出现微幅反弹。
Johnny Chen表示,“我认为投资人看法整体已变得较为正面,在所有业绩和财测公布后,他们正重拾信心。”(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