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可穿戴公司现状:靠的是想象 炒的是概念

可穿戴公司现状:靠的是想象 炒的是概念

作者:时间:2014-08-11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收藏
编者按:可穿戴设备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各种想象力层出不穷,一如几十年前硅谷诞生之初那样,前景虽然光明,但方向不明。

  在巨大的市场蛋糕诱惑面前,相关企业都想在领域抢占先机,除了Jawbone、咕咚等厂家主打运动健康概念外,还有不少传统的器械厂家也在主营业务外开辟新的天地,切入领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6698.htm

  记者近期深入研究了最新涉足领域的数家传统医疗器械公司,并与相关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了沟通,在此基础上梳理出4家公司相关可穿戴产品的市场布局、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各自所面临的问题。

  九安医疗:借可穿戴转型产品盈利前景尚不明

  如此大的市场,各个企业怎能放过,九安医疗(002432,SZ)已经抢先登上贴有“可穿戴医疗”标签的客船。

  据了解,九安医疗目前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国外ODM、OEM业务、国内自有品牌、iHealth系列产品。根据九安医疗之前一份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机会。对公司来说,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就能从一个以ODM/OEM为主的厂商,转型成为拥有国际品牌的家用医疗器械企业,成为行业领先者。

  九安医疗市场部经理王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为了深耕可穿戴医疗,公司2011年专门在美国成立iHealth公司负责产品研发,现在iHealth产品系列日趋多样,已覆盖血压、血糖、体重、胎心、血氧、心率等多项体征,现在可穿戴手表计步器已经在国内上市。记者了解到,iHealth系列现已上市5大类别、10余款产品。

  王涌表示,现在市面上大部分腕带式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外形是手环模样,九安医疗推出的腕表设计具有差异化;其次,九安医疗与微信“轻应用”合作,产品得到较好的平台推广。有趣的是,尽管行业百态丛生,王涌并不认为这会使行业进入恶性竞争。他认为,可穿戴市场会越做越大,各家比拼的是对后端数据的运用和硬软件更新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因此现在的厂家会不断前进。

  不过,九安医疗此款产品盈利并不确定。九安医疗曾公告提醒,消费者对于该产品的认可程度有很大不确定性,销售和盈利情况目前都无法预测。

  国内一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董事长向记者分析称,九安医疗的销售收入分为国内以及外贸两块,后者为主,利润低。而在国内,九安医疗并没有产品和营销网络优势,最终能形成多少收益还不确定。

  也就是说,市场所有关于九安医疗计步器的想象都为时尚早。九安医疗2013年年报显示,当期营业收入为4.08亿元,同比增长14.46%,净利润为-834.6万元,大幅下滑219.52%。九安医疗在年报中表示,公司仍然处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管理方向转型初期,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转化成相应利润尚需一段时间,因此公司出现了近十几年来的首次亏损,这是公司转型之路所付出的代价。公司有信心、有能力扭亏为盈,平稳地向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移动医疗产业转型。

  九安医疗还表示,公司在美国硅谷和法国巴黎均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iHealth系列产品的营销,公司产品已进入了北美、欧洲的主流销售渠道。iHealth系列产品是新创立的品牌,品牌形象的梳理和维护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新的商业模式的尝试与探索也需要投入相关人力及费用。

  在因“可穿戴医疗”概念而被市场爆炒的背后,就目前形势看来,九安医疗要想成功转型还需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宝莱特:力推医疗器械领域的“快消品”

  7月23日下午,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宝莱特(300246,SZ)董事长燕金元站在舞台上,向媒体和客户介绍宝莱特的新产品:婴儿可穿戴式体温计“育儿宝”。

  “可穿戴医疗设备”的概念,吸引了上百人前来观摩,身着黑色T恤和西裤的燕金元站在镁光灯下,胸前挂着的透明贝壳装盒子里装着当天的重点产品:一枚超薄的粉色体温计。燕金元说,宝莱特一直以来只做监护系列的院内产品,这次带来的是医疗器械的“快消品”。

  对于可穿戴医疗领域,宝莱特表露出很大的决心。燕金元说,公司20年来一直专注于传统的院内产品,宝莱特在接下来将陆续发布其他可穿戴产品,短则3个月,长也不过半年时间。

  在燕金元看来,可穿戴医疗最大的特点就是小且舒适,能够测量人体生理参数或者具备疾病治疗功能。宝莱特布局可穿戴医疗,主要关注产业方向和能不能盈利。

  燕金元表示,现在不少电子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转型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门槛使这种转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它们现在推出的产品还不能准确称作医疗器械。但是,这类公司往往在互联网营销领域有优势,这正是宝莱特目前所欠缺的。他还把子品牌“微康”与小米比在一起,称二者都是“小微”企业。

  医用可穿戴设备和传统医疗仪器不一样,燕金元指出,医院的医疗仪器,推出一个产品要使用5~10年。因为研发、注册、临床时间都需要2~3年,因此如果产品生命周期不长,那就意味着亏损。所以不少大公司产品都是10年不变。然而,向家庭推出的产品就必须更新换代较快,可能一年就有一款新产品推出。

  燕金元坦言,小米对用户精准的定位和互联网策略的把握正是宝莱特所眼红的。对于宝莱特来说,“育儿宝”所面临的是一条完全陌生的销售渠道,以前面对的是医院,现在却要直接面对消费者。

  对于首款可穿戴医疗设备的业绩,燕金元充满期待。他说,现在国内0~6岁儿童约有1亿,如果“育儿宝”能做到千分之一,就可以销售10万台,这是原来的医院渠道所无法企及的。同时,宝莱特还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有上千个代理商,如果把国际市场开拓也有较好前景。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可穿戴设备厂家宣布赚钱,宝莱特对“育儿宝”设定的基础目标是百万台。

  记者注意到,宝莱特在公告中谨慎地提醒投资者,该次推出新品的实际销售情况取决于未来市场规模以及开拓力度等因素,其销售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尚不能预测该产品对未来销售收入的影响程度。

  乐心医疗:先抢票“上船”重心仍在传统产品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心医疗)的传统业务是出口血压计、电子秤,今年7月,乐心BonBon运动手环在京东上线,售价199元,3天内订单超过2000个,库存拉响警报。

  “我们现在已经断货了,正在抓紧时间生产第二批。”乐心医疗创始人潘伟潮向记者如是描述他对BonBon运动手环的构想:首先要有计步等健康功能,其次要在外观上吸引粉丝,并且有足够的便携性,既小又轻,最好能让人感到“无感”。

  潘伟潮认为,运动手环的需求人群以年轻人为主,BonBon的外形优势使其能迅速占领市场,但已有的火爆是他始料未及的。

  “首发的时候我们只生产了2000个手环,到底能卖多少心里也没底。结果不到一周时间第一批货就卖光了,现在下单以后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收到货了。”

  在潘伟潮看来,目前的可穿戴设备跟智能手机不一样,消费者的要求会更加苛刻。但是,有些可穿戴设备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无法满足精准测量的要求。特别是在医疗领域,现有的健康类产品零部件,无法同时满足外观时尚和测量准确性两个要求。如果有一款手环既时尚又能准确监测人体的基础指数,应该会得到消费者的喜欢,培养“粉丝经济”,让用户产生依赖感,能够持续地应用,从而推动可穿戴式设备的普及。

  雷军与小米的故事在互联网时代颇有代表性,潘伟潮希望自己能在可穿戴医疗领域复制这种成功。在他看来,BonBon所在的领域更贴近可穿戴健康产品,离专业医疗尚有一段距离。但与本土同类创业公司比起来,乐心医疗恰好在产品传感和精准技术上有优势。另外,BonBon还赶上与腾讯合作的机遇,成为微信平台上其中一家手环接入者。

  潘伟潮对记者强调,乐心医疗的重心还是在传统产品上,BonBon这类可穿戴产品只作为多元化分支。“目前来看,可穿戴设备本身是个笼统的概念,有些甚至不清楚什么样的产品可以称作可穿戴。行业大局未定,现在的想法是先抢到船票上船,以后再看怎么发展。”

  欧姆龙:尝试大数据管理家庭监护市场需政府、医院支持

  与乐心医疗走的“时尚”路线不同,日本知名血压计制造商欧姆龙即将在国内上市的是一款卡路里计,外形中规中矩。记者在产品宣传资料上留意到,欧姆龙云卡路里计并未设计成目前流行的手环式样,而是一个夹子式的长方形设计。

  欧姆龙产品经理陆岳靖向记者介绍,这款产品的开发目的是希望通过准确地监测用户一天的身体活动与卡路里消耗情况,培养用户健康平衡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改善或维持健康的目的。因此,选择与钢笔笔帽相似的外形设计,可以方便用户把云卡路里计别在上衣口袋,不知不觉中记录下一天的活动情况。

  比较来说,欧姆龙在传统健康医疗方面硬件优势明显,尤其是在传感技术、硬件制造、数据积累以及公式演算等方面。此次,欧姆龙从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入手率先推出了引导用户进行日常活动管理的云卡路里计。

  据了解,这款云卡路里计的营销网络将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而在未来还将通过产品软件更新、与平台合作、培育粉丝等方式增强用户黏性。记者还了解到,此前欧姆龙已经尝试大数据方面的管理。今年5月初,欧姆龙宣布向中国引进面向医疗、看护机构使用的血压分析服务平台——智诊通,就是将家庭血压仪测量的数据自动上传到系统平台,从而帮助医生更有效地控制及管理用户的血压。其实,美国等国家的家庭监护市场已相当发达,家庭健康保健的监护人数远远超过医院的就诊数量。对比欧美的情况来看,可穿戴医疗设备商向家庭监护市场转换大有可为,当然,这还需要政府、医院的支持配合。

  对于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前景,陆岳靖向记者表示,现在国内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因为缺乏临床数据的积累,还存在精准性以及数据分析方面的技术壁垒,短期内仍旧会是概念追捧多过产品实际功能及性能。长远来看,能够提供用户真正的健康解决方案并能够看到实际改善效果的产品才会有立足之地,未来可穿戴设备也会在细分健康管理方面作更多延伸。



关键词: 可穿戴 医疗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