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业界动态 > 分析为何我国国内车联网发展未能突破?

分析为何我国国内车联网发展未能突破?

作者:时间:2014-03-24来源:腾讯网收藏
编者按:车联网和既有的互联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车联网发展较慢的原因有技术标准、厂商合作,以及汽车换代周期长等诸多原因,并非一蹴而就。

  已经是科技行业的热门词汇,特斯拉以及苹果刚刚推出的Carplay都获得了极高的关注,但仍然没有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为什么?国内在这方面的进展为何更加缓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35224.htm

  邬贺铨:不是一个新词儿,的确是智能设备和汽车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物联网一个很重要的应用领域。但要真正达致时代,实现无人安全驾驶和交通智能调度等等,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这段路比手机跨越到智能手机的路程要艰险得多。

  几个关键性障碍没有突破

  车联网牵涉到的软硬件较之智能手机更为广泛和精密。目前,汽车的自动驾驶、行车安全还有信号通信等方面均未实现突破。

  以汽车信号同步问题为例,汽车是该保持实时在线还是在遭遇突发情况时才发出信息呢?如果保持永久在线,那么就必须一直占用信号频率,如果所有的汽车都这样,那么频率资源很可能无法承载。如果紧急时刻才发出信息,那么信息启动发布的速度能否保证?目前这方面仍然没有很完备的技术来支撑。

  当然,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建设专用网络,比如美国就正在尝试这种方式,但投资巨大,也不是短期内能普及的。

  此外,汽车之间的相互感应问题也没能解决,这关系到自动驾驶时前后车之间的识别问题。首先要保证前后车都安装了数种雷达,这些设备的价格很可能会超过一些汽车的价格。目前在一些实验车上已经实现了自动驾驶时不撞到其它车辆,但却无法避免被别的车辆撞击的可能性。

  这里就蕴含着一个大前提,意即只有在所有的车辆都实现智能操作时,车联网才具有足够的意义。

  谷歌苹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从今年的CES和MWC上展示的情况看,虽然苹果和谷歌等均拉拢汽车厂商组建了相关的联盟,但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全球性的汽车巨头。

  因为,汽车行业的进入门槛比手机高得多,汽车巨头的技术和资源沉淀也不是行业外的公司轻易就能赶上的。

  因此,苹果推出的Carplay尽管有突破,但也未涉及到底层领域,没有涉及到汽车的根本控制系统,只是在应用层的体验更贴近用户。

  至于近年来爆红的特斯拉,其本质是新能源汽车,特色在于实现了两大突破。

  首先特斯拉突破了电池管理,使用了新的技术来调控电池,让电池组里的电池不会内耗,而是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为电动汽车闯出一条好路子。但是从去年10月陆续出现的几个自燃事故看,特斯拉在安全方面仍然没能让人彻底放心。

  其次,特斯拉的模式软硬件垂直整合,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汽车厂商的制约,进入了汽车的底层部分。

  但另一方面,特斯拉的超高定价也阻碍了其的快速普及。

  国内企业差距更为巨大

  对中国厂商而言则更为困难,汽车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是国外厂商的。动不了这些底层部分,在应用层进行开发可能也要仰赖于谷歌苹果。如果只是加一些传感器,则远远达不到车联网的目的,无法和汽车根本的遥控系统、电动系统和安全系统结合起来。

  国内的汽车厂商没有突破,而IT互联网公司更是无从进入。因此导致国内的相关研发迟迟不能取得突破。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也不及预期。此前有关部门规划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要在2015年实现50万辆的产销量,但去年才实现1万辆,多数还是依靠政府补贴在生存,离市场化的相距甚远。



关键词: 车联网 智能汽车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