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高校动态 > 北大校长: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是基本训练不够

北大校长: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是基本训练不够

——
作者:文静时间:2007-02-05来源:新华网收藏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文静

    嘉宾

    许智宏 中国科学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校长

    苗德岁 《道德:倡导负责行为》中文版译者、现供职于美国堪萨斯大学

    郜元宝 《诚实做学问:从大一到教授》中文版译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对于科学技术,现代人都持肯定态度,一件消费品一旦经过“科学检验”或“被科学所证实”,那么公众对它的信心就会大大增强。但是,公众的支持并不是无条件的。当诸如“汉芯一号”等一些事件被披露出来后,公众会惊讶、怀疑继而愤怒。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

    近日,出版界推出了两本有关学术规范、道德方面的书。一本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道德:倡导负责行为》;另一本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为《诚实做学问:从大一到教授》的学术规范工具书。

    周光召院士在《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的序言中说,中国科学院决定将该书赠送给每一位院士,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带头从自身做起,洁身自好,严以律己,求真务实,淡泊名利,坚持发扬优秀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共同杜绝个别违法和有损道德的行为。

    这两本来自美国的学术规范图书,是否能成为我国科技界端正学术之风所亟须的他山之石?我们请来几位专家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他山之石”为中国学术规范提供实用范例

    记者:关于学术规范方面的图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曾出版的《怎样当一名科学家》,清华大学出版社也出版《科研伦理入门》和《科学家的不端行为:捏造、篡改、剽窃》等图书。请苗博士介绍一下《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有哪些特点。

    苗德岁:《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是美国医学科学院和美国科学三院(美国科学院、工程科学院和医学科学院)国家科研委员会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受赠版权后组织了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大量人员对该书进行翻译和审订。美国科技界经过20多年的摸索和努力,在科研道德建设方面已初步建立了一整套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机制、体制。这本书可以说是美国科研道德建设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有不少建设性的建议。

    如果说《怎样当一名科学家》重在讲述科研人员自身科研道德建设的话,本书则聚焦于科研环境上,并试图界定及描述促成和鼓励特殊人才具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一些因素。本书不仅为科研人员从事研究提供了一个道德规范的参照,更为科研和教育机构在科研道德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个极为实用的运作框架。

    记者:那么,《诚实做学问:从大一到教授》又是怎样的一本书?

    郜元宝:《诚实做学问——从大一到教授》是一本学术规范工具书。该书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查尔斯



关键词: 科研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