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自由”背后忽视的环境代价,先进技术让数字娱乐和地球双赢
过往,电视和视频行业一直处于高度分散且依赖合作伙伴的内容供应链之中。因此,许多人认为其碳排放很低。然而,近年来,随着广播、流媒体、出版、B2B信息服务等细分领域愈发透明,视频娱乐产业从制作、传输到消费的全链条对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出真实全貌。
“端到端”视频价值链始于摄像机镜头捕捉影像的那一刻,随后经历制作、传输、分发和渲染,最终抵达终端用户的显示屏。每一个环节都会消耗大量能源,加剧了视频消费不断增长的环境足迹。
数字娱乐的“气候账单”,比您想的更沉重
InterDigital《聚集可持续:迈向更环保的电视和视频》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电视和视频流媒体行业的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的4%,对环境的影响是航空业的两倍。这一惊人发现表明,数字娱乐的环境代价远超许多人的认知,亟需迅速采取行动减少流媒体服务的碳足迹。
2024 年,用于观看视频的最主流的设备——电视、机顶盒、游戏主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流媒体播放器——共耗电 357 太瓦时(TWh)。这一数字超过了澳大利亚与挪威两国全年用电量之和,凸显出当代视频流媒体和娱乐产业的巨大能耗。不过,与 2020年相比,整体能耗已下降17%,主要得益于老旧设备被更节能的新品取代;照此趋势,到2028年总用电量有望再降12%。
在各类视频设备中,电视的耗电量“遥遥领先”:它们拥有尺寸最大、像素最多的屏幕,而每一个被点亮的像素都在耗能。尽管广播商、流媒体平台与设备制造商通过持续的研发不断取得新的能效提升,但由于“高效发光”仍是难题,电视依然是所有消费电子中的头号能耗大户。
在未来几年里,到 2028 年,大多数设备的能耗预计都会下降或保持稳定,而智能手机则是一个显著的例外。庞大的智能手机保有量持续推高能源需求:全球约有48亿部设备在使用,已成为数字可持续讨论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随着视频设备每年的内容消费量不断攀升,行业对提升能效、降低能耗的创新解决方案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尤其对于受电池容量限制的智能手机而言,这一需求更为迫切。
加速视频娱乐可持续,还需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电视与视频公司正愈发积极地探索将可持续实践融入日常运营的方法。起点可能较为简单:引入可再生能源、在生产过程使用电动汽车等直接举措。然而,要想真正加大力度减少视频对环境的影响,行业还需依托更先进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由InterDigital率先开发的像素值降低(Pixel Value Reduction, PVR)技术即为范例,这是一项突破性技术,能为上述艰巨挑战提供可扩展且高效的解决方案,正在重新定义视频数据处理与优化的方式。该技术可在保证观众视觉感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图像像素亮度(即能耗),从而显著节约能源,尤其适用于重大文化和体育赛事的转播场景。
所有显示设备都必须消耗能量来发光,从而呈现清晰、高质量的视频内容;PVR则通过对画面像素亮度进行智能分析和下调来实现节能,同时不损害肉眼感知的画质。这种做法可采用两种路径:第一种以“刚好可察觉的差异”为原则,在节能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创作意图与内容完整性;第二种则针对特定的能耗削减水平,更适合那些已针对用户网速或终端特性做定制化流媒体内容的流媒体提供商。现阶段,还可将AI技术引入“深度 PVR”应用,在图像质量与能效之间做智能平衡,既确保最高视觉保真度,又最大限度降低功耗。
随着视频消费迅猛增长、观看习惯日新月异,消费者对其手中设备寄予了极高期望。因此,即便只是微调一个像素的亮度,也可能对体验产生深远影响。如果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全球所有在播电视都启用PVR解决方案,节约的电量足以让约1.2万户欧洲家庭使用一整年。从根本上说,像PVR这样的突破性解决方案一旦规模化,就能带来真正可观的成效,全面提升各行业的效率与效益。
PVR的持续研究与创新已取得显著进展,在能效与图像质量优化方面均展现出可喜成果。例如,在电视显示屏上,PVR可在不降低视觉质量的情况下将能耗减少多达15%;而PVR在智能手机上的早期测试也显示,设备的电池寿命得到明显延长。这些以效率驱动的改进使运营商和消费者双双受益:成本下降,整体性能与可持续性提升。更关键的是,能耗的降低直接带来了积极的环境影响。
写在最后
视频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要消耗大量能源。这一现实不仅带来环境可持续性挑战,也推高了运营成本,因此亟需能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提升能效的尖端方案。全球每天观看视频达十亿小时,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显著扩大碳足迹,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在此背景下,像 PVR 这样可规模化部署的技术能够实现可观的节能效果。随着视频内容需求持续攀升,推广 PVR 等高效技术将成为构建可持续数字未来的关键——在创新与责任之间取得平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