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WRC 2025:具身智能“三驾马车”让AI x Robotics深度融合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
近日,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汇聚了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力量。本届大会标志着具身智能机器人从“技术演示”转向“规模化落地”关键拐点。先进大模型、丰富场景化应用与协同共建生态三大要素协同发力,将在未来3–5年推动具身智能产业格局蓬勃发展。
IDC 分析师亲临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将用视频的形式带大家感受前沿动态。建议先观看视频获取第一手现场信息,后面将与您分享更加深入的行业洞察。
IDC分析师观点
模型牵引:大模型驱动系统化升级
具身智能大模型正成为机器人系统化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多家厂商展示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通过赋能多模态感知理解、复杂任务决策、多机协作,大模型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整体系统升级。
多模态感知——从“看懂”到“理解”
银河通用 GroceryVLA 模型实现无人零售场景的自主取货与摆放,证明高仿真物理模拟数据与实采数据融合的可行性。傅利叶则为机器注入情绪分析能力,机器人能“感知”人类语气与表情,提升人机交互的自然度与信任感。
复杂任务决策——形成“快速闭环”
千寻智能的 Spirit v1 VLA 模型针对衣物抓取场景,依托深度折皱识别算法,动态调整抓取路径与力度。星动纪元的 ERA-42 大模型支持多机器人协同完成复杂分拣、搬运任务,实现“高效、可扩展”集群作业。
未来趋势——聚焦数据集、架构与群体智能突破
具身智能大模型将进入加速迭代期,在训练数据集、模型架构及群体智能突破三大方向形成显著升级。
虚实结合数据集是大模型升级的基础,模型将基于大量高仿真物理数据,结合高质量的实采数据集,构建坚实的数据基础,快速提升智能泛化能力。
“快慢双系统” 融合架构的模型模块化设计兼顾实时响应与深度学习,缩短调试周期,有望成为工程化落地应用最快的方案。
机器人群体智能将突破,通过协同算法升级,增强复杂任务处理能力,提升环境适应与鲁棒性,推动跨场景知识共享与进化。
迈向场景:多样应用助力规模化
落地场景应用是具身智能机器人进行技术验证、经验积累和工程优化的必然路径。2025 年以来,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在多个典型场景开始试点部署,逐步展现出规模化落地的潜力。
尽管当前仍以 “技术演示 + 场景试点” 为主,但各厂商也正联合行业用户加快验证并优化其系统优势,包括提升操作灵活性、人机协作效率及任务执行安全性等方面。
未来3-5年内,随着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持续升级赋能,以及软硬件协同能力的显著提升,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正从“能用”向“好用”快速演进,具备嵌入真实业务流程、承担核心关键任务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 在服务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将围绕餐饮、商超等高频服务场景,通过多机器人协作模式实现全流程服务,形成高效的服务闭环,渗透率将有望近40%。
● 在特种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将凭借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与精准执行能力,替代人类深入高难度、高危险的作业环境,预计有望承担超50% 的人类作业任务。
● 在工业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将通过更灵活的感知、学习能力,通过自适应产线、工艺等变化来充分满足降本增效的要求,满足柔性制造的需求,预计将逐步覆盖30%的离散制造场景。
生态聚合:协同共建催生产业集群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正呈现出“共建加速、生态协同”的发展阶段特征,生态构建进入加速推进期。
开源赋能——共建模型与数据生态
以具身智能大模型为核心,行业积极积极推动模型、算法、仿真环境、数据集等关键资源的开源共享,构建共建生态。英伟达、地瓜机器人等重点展示了联合生态推动行业发展的实践与能力。
地方创新中心——区域联动驱动研发落地
北京、上海、浙江、四川、湖北、广东等多地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集中亮相,展示了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取得的技术成果、创新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
机器人4S体验店——产业服务标准化样本
大会期间首次发布具身智能4S体验中心,构建 “销售 - 体验- 服务 - 生态” 一体化场景,既加速技术落地与用户认知,又确立行业服务标准、衔接法规与市场,同时激活生态协同,推动机器人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彰显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从“能用”向“好用”的跃迁。具身智能大模型驱动系统化升级、多应用场景突破、生态协同共建等三大驱动力,正加速构建开放共赢的全球具身智能产业生态。未来3–5年,将迎来更深层的技术融合与商业落地,赋能中国乃至全球的智能化革命。
IDC已发布多份机器人相关研究成果,并将持续跟踪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市场、应用进展。
免责声明
本文中的内容和数据均来源于IDC所发布的报告,所有内容及数据均为我公司所有。未经IDC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