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关闭北京工厂 电器“大鳄”松下陷入僵局

关闭北京工厂 电器“大鳄”松下陷入僵局

作者:时间:2016-02-22来源:无界新闻 收藏
编者按:不可否认,风光不再的松下等日企在核心零部件技术上仍有优势,但国内企业已经迎头赶上,日企优势不再。

  近期舆论颇为关注的知名日企关闭北京工厂事件,一边有公司的成本高、经营不下去的说法,一边有员工被扫地出门、补偿不合理的无奈。业界关于日企转移在华投资的评论正逐渐坐实。然而,直至目前,北京关厂事件中,围绕是否真的到了关门地步、为什么留了1亿元预留金、如何补偿等问题,仍处于谈判僵局之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2/287186.htm

  “公司有近三成员工在这里工作超20年,他们把青春热血都献给了公司,最后,没有任何告知和商量,无情地被直接扫地出门。大家从感情上都很难接受,而且他们的条件也很残忍,所以员工纷纷去质问。”李弘(化名)在被关闭的北京控制装置有限公司已经工作近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司关闭及“不合理”的解决方案,他仍是愤愤不平。

  此前已经关闭过上海、山东工厂的日企巨头松下,这次关闭的北京松下控制装置有限公司是松下在中国近70家制造公司中一员,也是松下生产手机等装备重要零部件——连接器的三个工厂之一,其他两个在日本和泰国。在过去20多年,这家公司创造营业额60亿元左右,利润在6亿-7亿元。最好的时候,一年利润就能达1亿多元,算的上松下的利润的奶牛。

  员工们质疑的是,为什么在毫无预知情况下就关闭,而且账面上资金尚且充裕,真的到了关闭的地步吗?即便是因为“人工成本高,投资转移”,为何在补偿协商中不考虑员工诉求?“他们所谓的协商,其实并没有协商,完全是单方面告知。公司日方负责人一直听不进员工诉求。”李弘告诉记者,员工们都很爱公司,“家还存在更好,如果家真的不存在了,起码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补偿。”

  记者随后联系到北京松下控制装置有限公司的中方副总经理及工会负责人,他们答复记者:“受市场大环境影响,经营难以为继,选择关门。至于员工的解决方案,还在协商中。”

  记者从员工处了解到,他们与管理层的交涉并不理想,“日方态度一直强硬没改变”。

  而北京工厂里的僵局,正如松下如今在中国的一个缩影:身陷从家电为王向智能汽车等新产业、高附加值产品拓展转型的挣扎中。

  质疑一:为什么提前没有告知?

  松下北京工厂的关闭来得很突然。

  作为一家日本公司,北京松下控制装置有限公司放假走的是日式规则。每年12月25日放假一天,26-28日再上班三天后,迎来直到第二年1月4日的元旦假期。“而去年,12月25日宣布放假后,就一直放下去了。本来该正常上班的今年1月4日,接到通知,继续放假。就这样,一直推了两周。在1月20日,公司召开了日方总经理和部长的会议。口头通知,公司准备关闭。”李弘介绍。

  令员工们诧异的是,这之前没有任何关闭迹象,也没有任何提前告知和商量。

  1月20日部长会议和随后21日的课长、员工代表会议上,提的意见很多,但公司行政一把手日方总经理很固执,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1月25日,员工接到一张表,完全是告知性的,大意是:公司要关门了,2月7日前解除合同,将有“1.3N+3000元”(N为工作年限)的补偿方案,即“1.3*工作年限*上一年月平均工资+3000”。不签,则只有一个N的补偿。当时该公司只是给了方案,并未给出其他任何解释。

  松下这次要关闭的北京松下控制装置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994年6月开工生产,主要经营信号用继电器、基板对基板窄间距连接器。按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内容,该公司三大股东为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两者共持股80%,兆维持股20%。公司的营业期限要到2023年11月15日。如今,面对日方代表强硬的态度,员工们曾找到中方股东兆维集团,一番曲折后得到对方的回应是:“相关决定为股东共同商议后结果。”

  截至目前,北京松下控制装置有限公司有700多名员工,300人工作超过15年,10年以上的超过400人。和李弘一样,员工们普遍反应是,公司没有任何告知和商量,被直接扫地出门,从感情上很难接受。

  另外还有员工质疑,按照《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相关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李弘所谓的2N。不过,是否涉嫌违法,尚需进一步界定。

  质疑二:真的到了非关不可的地步吗?

  至于为什么要关这家工厂,公司方面给员工的解释是“人工成本高”,工会所讲的是“经营不下去了”。对于这两种说法,李弘并不认同。

  从营收到利润,北京松下控制装置有限公司之前一直经营不错。从2013年2月开始,该公司计划将转型成为专业生产连接器的制造工厂。也是在这一年,导入了两条新生产线,但市场表现并不好,反而拖累了业绩。不过,2014年前连续多年,公司都是盈利的。

  2015财年确实出现了亏损,亏约3000万元。“但也不至于要关门。”李弘透露说,从账面上讲,目前该公司还有超2亿元的资金,即便是一点不生产,能支撑两三年。

  而且,该公司这几年一直在做瘦身运动,提高人工效率。人员精简方面,有的部门,原来60人,被减到50人。生产层面也在做一些合理化处理,比如,导入新的供应商,降低运营成本,有的可循环利用会再被利用,这一项,每年就会有上千万元的节省。另外,公司还在降低不良率方面下功夫。

  如今,节流方面已有成效,且还积累了大量的老员工管理、技术经验,关门着实令人费解。

  在员工们看来,工厂关闭是管理层有意为之:松下正在逐渐将在华投资转移到其他国家。据介绍,2015年,有些订单可以下给北京工厂,也可以下给日本工厂,公司方面就会选择后者。这种倾斜也是导致北京工厂出现亏损的一大主因。而松下在泰国工厂的建起,也在为产业转移埋下伏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松下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