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CTIMES/产业评析 > 最遥远的距离:科技

最遥远的距离:科技

作者:欧敏铨时间:2011-10-14来源:CTIMES收藏

在CTimes的杂志编辑中,最后一页在传统上都由编辑奉献一篇感性的文章,我们称其为「人文与科技的思念」。这传统由笔者所开创,也一连写了有两、三年吧。不过,每次写她,总是又爱又恨。这单元的文笔可以柔软、可以自我,但每当痛快疏发对山、对海、对人的感动时,总会遇到一个痛苦,那就是该如何链接到这本杂志的本质:科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2464.htm

「那是你还没有『通』,还没有让科技真正触动到你!」

这真是一件相当吊诡的事,为何我可以为了一栋老房子、一场戏剧,或是一双长满了茧的双手而感到触动不已;但当打开最新上市的笔电、电视或手机时,心中可能感到赞叹,但始终有种距离,是跨越不过去的。

一栋房子,由砖、瓦、木、泥、钉等打造而成,这些构成,我们很容易可以拿到,在手上把弄、在心中勾勒它的功用、感受到它的温度。一台PC,由CPU、内存、电阻、电容、电感、电路板等所组成,但这些名词,一般人听起来就觉生冷、遥远。

即使懂得组装,最后长成的样子,还是PC:一个黑黑的方型盒子。当然,我可以下载很多的应用程序,可以用它来完成很多的事,例如编辑这本杂志、剪辑影片或音效来与人分享,但是,对于机壳、线路,或是软件程序,很抱歉,就是不来电。

科技之所以令人赞叹,也许就在于她很聪明地能解决问题。但可能也因为太方便了,所以距离更远了。更扼腕地是,一项新科技往往无情地终结了旧科技,而且,速度愈来愈快,让人对手边的装置才开始感情升温,就准备丢到字纸篓里去了。

照相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曾经坚守Nikon F3、FM2数年,但终于还是为了便利,换用数字相机。可是那种「手」、「机」一体的连动感,从此就不曾再找回来过。

所以身在电子科技业,笔者反而觉得老的更快,不断地追逐技术、报导技术,常常有种被淹没的担忧或人云亦云的心虚。不过,近来技术本身的推展脚步似乎缓和下来了,这对产品销售而言,自然不利,但对于产品的内涵,却是一件好事。

当我们对新技术的兴奋感消退,才会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个产品背后的价值。这也让能够成功整合应用、内容与服务的装置,如iPad与将上市的Kindle Fire,成为今日的市场新宠,因为它们捉住了消费者的心。

另一个打破科技与人文藩篱的力量,则是来自于一波方兴未艾的开放硬件运动。在过去,我们只能等待新产品的发表,并单方面的挑选产品。这个情况随着开放硬件运动的发展,渐渐开始改观。未来,即使是不懂电子、软件技术的你我,也能轻松地组装电子零件,发明一些你自己想用的生活工具。

这波运动,似乎以这个项目为核心在发酵,而也与挂上了勾,让装置也能延伸出更多的互动功能。笔者虽不曾拿到的板子来玩玩看,但看过网络上的教学数据,看来真的蛮容易上手的,令人心动。

贾伯斯当然是一代怪才,他定义出的产品,掳获了大多数人的心。不过,他可能了解大众,却不可能真正懂得「我」的独特需求。这是DIY的乐趣,也是B&Q卖场受欢迎的原因。

有人说,一辈子要能自己盖一栋房子,生命才算完整。未来,可能要加上一个条件:自己组一台只属于自己的手机或平板,才没有遗憾。

本文由 CTIMES 同意转载,原文链接:http://www.ctimes.com.tw/DispCols/cn/1110141532RA.shtmll



关键词: Arduino Androi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