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贯穿整个IC实现流程的集成化低功耗设计技术

贯穿整个IC实现流程的集成化低功耗设计技术

作者:时间:2010-04-20来源:网络收藏

工具

传统上,单点的分析和优化工具被作为单独步骤添加到中。这些要么需要采用多个数据库,要么是将完全不同的数据模型组合进一个数据库中,不仅带来了数据转换问题,同时也使得数据管理工作变得相当烦琐、耗时且容易出错。

不止如此,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单点工具在布局后修正缺陷的做法极难完成,特别是修正工作还必须手工进行时更是如此。且分析和修正工作必须不断重复进行,可能导致代价昂贵的项目延迟。如果分析工作是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就能更早地发现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也就能避免了修正工作。

为什么一款基于单一数据模型的流程是必需的呢?DVFS就是一个很好例子。为确保系统在缩放时仍可正常运作,我们需要一种适用于多操作模式和环境的分析和优化的稳定集成。随着当今片上系统(SoC)尺寸达到了1亿个门极电路,这种分析和优化还必须有效的使用存储器和降低运行时间。当前行业标准的静态时序工具是在多模/多角分析日渐普遍使用前开发出来的。现在它们的效率越来越低,而且还需额外且昂贵的硬件和资源。为支持1亿门、低系统的生产率需求,创新工作势在必行。

未来

设计需求随着其重要性的日益突显,正成为一项研究热点。

通过工艺的变化,静态功耗问题得到了一些解决。例如,人们正在开发可提供近零漏电流和更先进细粒度功率门控的高k(高介电常数)和金属栅半导体。

通过异步设计降低动态功耗的研究还在持续进行,可能不久我们就能看到回报了。其主要优势是去除了恒定开关同步时钟网络,从功率、面积和时序角度来看,这能带来很好效果。遗憾的是,高效并且健壮的自定时逻辑电路的自动生成仍未商业化。 目前应用仅仅局限于隔离的功能块(GALS),外围使用异步的方式,而内部依然使用同步电路。

总结

只有功耗分析工具全都与工具并行运行才是真正的低功耗环境,其中必须包括综合、布局布线、时钟树综合、提取、时序和信号完整性分析,且它们全都使用统一数据模型,可以同时访问分析结果。解决方案必须具有可缩放性,能应对有着更严格功率要求的更大型设计,这点至关重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