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管理平台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管理平台

作者:时间:2009-08-25来源:网络收藏
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的特性,使它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对于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层数据的监测及管理则相对滞后,这成为制约ZigBee发展的瓶颈之一。数据的监测及管理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其目的是把传感器网络上数据的逻辑视图(命名、存取和操作)和网络的物理实现分离开来,使得传感器网络的用户和应用程序只需关心所要提出的查询的逻辑结构,而无需关心传感器网络的实现细节。现有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层数据的监测及管理系统大多局限于本地监测,受到空间限制。文中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该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传感器网络监测区域的感知信息,回答来自用户或应用程序的查询。系统将网络的物理实现和数据的逻辑视图有效的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远程终端浏览器在线监测、分析和处理传感器节点数据的功能。

1 设计
平台允许用户在客户端浏览器上实时监测来自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来的数据,工作原理,如图l所示。文中搭建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TI公司的CC2430芯片以及Figure8 Wireless ZigBee Protocol Stack协议栈来实现,采用树形(Cluster一Tree)组网方式,网络节点包括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节点,协调器负责收集各终端节点上传的数据。
数据管理平台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数据的采集、分析与计算,由通信计算机完成这部分工作;二是运行于客户端浏览器的Web页面,主要完成数据的查询及显示。这种B/S结构设计的数据管理平台,结合了asp.net在Web应用上的优势,很好的实现了远程终端浏览器在线监测、分析和处理传感器节点数据的功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7875.htm

协调器发布广播,要求终端节点上传各自的信息数据,终端节点在收到协调器下发的命令后,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路由器转发或者直接发送给协调器。终端节点上传数据包的结构为:包头+命令类别+数据内容+包尾,数据包为16进制编码,如图1所示。

协调器通过串口与通信控制计算机连接,通信控制计算机首先完成数据采集工作。数据采集采用定时响应模式,采集周期时间可以预先设定,每隔一个采集周期,协调器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传输到通信控制计算机。通信控制计算机接下来将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后的数据再通过以太网传输到数据库服务器上,写入自定义的数据库。
运行于客户端浏览器的Web页面是基于.net框架开发的,开发工具主要有Visual Studio 2005和SQL Server 2000。Web页面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即时数据、历史数据、设备管理、用户管理。即时数据模块允许用户查看当天各个终端节点上传的数据,历史数据模块允许用户选择时间范围查看各个终端节点上传的数据,设备管理模块允许用户对设备节点进行重命名、新增、删除操作,用户管理模块允许用户更改密码,管理员用户可以进行新增用户、删除用户、授予权限等操作。普通用户不具备设备管理、用户管理权限。

2 客户端软件设计
2.1 数据库设计
根据需要,在数据库的设计中,主要包含以下数据表:Station_Info、Ark_Info、Node_Info、Device_Info、User_Info、Temperature_Record。Station_Info为站点信息表,Ark_Info为监测点信息表,Node_Info为终端节点信息表,它们的数据库关系图,如图2所示。Device_Info为节点关系表,User_Info为用户信息表,Temperature_Record为温度日志表。

数据库的设计比较繁杂,在这里仅以节点关系表I)evice_Info为例进行说明。Device_Info表能大致但不能严格地反映出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这是由于终端节点位置的关系,上报数据的过程中,有可能要经过二级以上路由转发到协调器。如表2所示,l#监测点是指实际的地点,它下面的各个终端节点上报数据经过的路径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也即是说实际的网络拓扑可能会更加复杂一些。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十分关注网络的拓扑结构,更多的关注点是终端节点上传数据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设计节点关系表Device_Info时,不用把ZigBee无线网络的每个节点都反映出来,这样可以进行简化设计,它的结构类似于,如表2所示结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