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PTN静态L3解决方案加快LTE演进步伐

PTN静态L3解决方案加快LTE演进步伐

作者:时间:2012-08-14来源:网络收藏

为了满足时代网络结构的变化,使网络更加扁平化,在网络核心层引入是必要的,不但可以解决多点到多点的传输问题,也便于维护和管理。针对异厂商之间的互通问题,当前已有可部署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4149.htm

伴随着无线通信、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等多种高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各种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新兴业务层出不穷,其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带宽、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在这种发展之下,的脚步也提前到来。无论是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还是从业界投入的积极性来看,的实际进展都比业界预计的更加乐观,而中国移动作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内的佼佼者,更是走在全球LTE技术的前列,比如深圳移动早在2011年大运会期间就完成了TD-LTE百站网的商用测试,杭州移动在2012年开始也规模进行TD-LTE现网应用。按照中国移动的计划,2012年将在多个省市完成TD-LTE网络的大规模商用。

与个GSM/TD-SCDMA相比,LTE更具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高数据速率、分组传送、延迟降低、广域覆盖和向下兼容等方面。LTE时代和之前的GSM/TD-SCDMA相比网络结构也出现了重大变革,无线基站控制器RNC/BSC的部分功能下放到了eNodeB 侧,减少了网络层次,使得网络变得更加扁平,这种网络架构有利于简化网络架构和降低延迟,实现了低时延、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要求,但与此同时也对承载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LTE阶段eNodeB会归属到多个SGW即S1-Flex 问题,以及基站和基站之间的X2流量互通问题,这两个多点对多点的通信问题都需要承载网解决。由于基于IP的转发天然支持多点对多点通信,因此考虑在网络中引入L3功能可以顺利解决上述困难。

基于的L3 VPN方案很好的解决了LTE网络当中出现的多点对多点问题,与传统的基于动态协议的L3 VPN不同,L3 VPN的所有管道都是依靠人工配置的,增加了网络的可控性同时对数据包完成基于IP的转发满足通信需求,使得整个网络可控可管性要高于传统的动态L3网络。具体方案如下图所示:

在接入层部署L2 VPN,基站业务通过静态PW被转发至L2进L3 节点上,在L2进L3 节点同时配置基于MAC转发的L2 VPN实例VSI和基于IP地址转发的L3 VPN实例VRF,核心L3节点之间两两建立静态的LSP。当同一个接入环的基站之间有X2业务通信需求时,由于两个基站同在一个接入环,这时数据包只需要通过VSI进行基于MAC地址的转发即可完成通信需求。当位于不同接入环下的基站之间有通信需求时X2业务需进入VRF进行基于IP地址的L3转发。这样整网采用L2+L3的方式来承载业务,一方面接入层设备不启用路由功能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节约了建网成本,另一方面考虑到原有业务的配置都是基于L2 VPN,这样可以延用原有设备配置和网络,并有效保护运营商投资。同时采用这种L2+L3的组网方式更易于业务扩展,新的站点加入到网络当中来只需要更改L2域内配置即可,无须全网更新路由,所以配置简单且易于扩展。

由于现网存在很多不同厂家的PTN设备,在LTE阶段引入L3功能以后,可能会牵涉到多厂家L3设备互通问题,其互通方式也不外乎有两种:通过UNI互通和通过NNI互通,第一种互通方式比较简单也易于实现,如图所示:

在PE1上配置经过PE2的一条静态路由,目的IP为SGW/MME,PE2上配置经过PE1的一条静态路由,目的IP为基站的网段IP,为了提高可靠性做跨板卡的LAG保护。第二种方式为NNI侧互通,需要不同厂家互通OAM保护倒换等控制信息,开通测试和标签协商难度都很大而且运维困难,出现故障定界难,一般不推荐使用。

综上所述,在PTN上采用静态L3 VPN技术来承载LTE已经成熟,完全满足LTE阶段业务发展的需求,华为将和中国移动一起,将持续推动基站承载网L3技术发展,L3也必将在中国移动的LTE之路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