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多晶硅产能过剩“后遗症”

多晶硅产能过剩“后遗症”

作者:时间:2010-04-16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收藏

  4月12日,陈庆文(化名)在太湖旁边一个僻静的茶楼里,与外部投资者就项目进行商谈。陈庆文的设备工厂在江苏,规模约百人,年利润在1000万元左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08017.htm

  不过,一如当日下午阴沉的天气,即使对方提出的条件“非常好”,陈庆文也没兴奋起来。因为,“38号文还在,我无法兴奋起来。现在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做生产的设备。”

  陈庆文所指的38号文,正是2009年9月底,国务院发布《国务院转发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38号文),此文把多晶硅定为产业过剩行业之一。

  “我现在不说服任何人,38号文下来,我彻底灰心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陈庆文如此陈述,“我搞企业没有搞科研强,在科研上还没有失败过,但在融资建多晶硅项目上一而再的失利。”

  梦断38号文

  陈庆文于2004年开始涉足多晶硅,2005年同为江苏人的施正荣依靠成为中国首富,江苏也于近年发展成国内最大的基地,但时至今日,陈为建的厂房还是空的。

  国内著名太阳能专家,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崔容强与陈庆文相熟,他这样评价陈:“研究了(多晶硅)很多年,做出的东西很有优势,项目没做成实在可惜”。由于陈庆文平时喜受钻研机械制造,“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朋友那里得知光伏发电的项目。

  “我认为能源危机比经济危机可怕,而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必然途径。在可再生能源中我看好太阳能。”陈庆文称,太阳能电池是“静态的,放在那儿就可以发电”,不会产生磨损,因此“最有前途”。

  并且,陈庆文从专家处得知,太阳能电池主要的问题是原料供应,国内用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多晶硅材料——多晶硅品质不过关,做太阳能电池很难买到材料。

  于是,陈庆文开始研究多晶硅的生产,“先是研究理论书籍,在专业刊物发文章”。借着帮人解决问题,陈庆文终于实地接触到多晶硅的生产设备,“多晶硅的生产都是机密,一般不让你看,我是以免费解决问题来换看现场”。

  2006年,陈庆文的研究终于取得成果,并决定投资太阳能,准备做到电池片,“产业链比较长,利润比较合理,而且电池片的灵活性不错”。不过,由于土地拆迁问题,至2007年9月,陈庆文才拿到地开始建设。

  至2008年初,“一切进展都很顺利,很多人都表达了投资意向”。但天有不测风云,“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了,过去谈好的投资又撤了”。陈庆文称。

  熬至2009年中,陈庆文再次迎来转机。“至今为止,最令我兴奋的外部投资者出现了”。由于2009年中的新疆出现不安定因素,一批在新疆投资金矿的人准备撤出新疆。这些人与陈庆文是同乡,彼此通过当地朋友圈认识,并很快熟悉。

  “一拍即合。他们有钱,我有技术。”陈庆文与上述投资金矿的人一起考察投资地点,一个月左右,陈庆文及其合作者就选好地址并获得批文。

  另外,陈庆文的项目也得到了银行的支持,国开行已经答应给项目贷款,并已过预审,而浦发行等则答应准备过渡贷款,帮助陈庆文启动项目并获得国开行贷款。

  但38号文的发布,让陈庆文的项目遥遥无期,“当初说得好好的,现在从银行到合作伙伴都退缩了。”陈庆文称,“银行说内部出新规定,不能向新的多晶硅项目贷款。那些矿主一看国家准备限制,也不敢投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多晶硅 太阳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