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物联网与传感器 > 市场分析 > 两会: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突破六大瓶颈

两会: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突破六大瓶颈

作者:时间:2010-03-09来源:中国电子报收藏

  编者语:目前“”正从一个概念逐步进入“落地”阶段,因此,必须突破我国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两会提案物联网,徐晓兰认为,目前制约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六个方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06677.htm

  加快物联网标准化体系建立步伐,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和创新,实施重点应用领域的重大专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每年都会提交多个提案,今年,徐晓兰把目光投向了物联网。徐晓兰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目前“物联网”正从一个概念逐步进入“落地”阶段,因此,必须突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瓶颈,推动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徐晓兰分析,我国物联网已进行了大量实质性探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物联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中央领导的关注、大企业的推动、政府部门的表态无疑为物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纵观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可谓喜忧参半。物联网行业应用需求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政府各部门对发展物联网产业态度积极,这是产业发展的“喜”。“忧”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在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期,存在诸多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六个方面制约物联网发展

  徐晓兰认为,目前制约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我国各地政府机构积极开展推动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了有关园区、产业联盟,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尚未进行统筹规划,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割情况较为普遍,产业缺乏顶层设计,资源共享不足。此外,规划意识与协调机制薄弱,凸显出难以形成产业规划、研究成本过高、资源利用率过低、无序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的态势。

  二是标准规范缺失。物联网具有多学科性质,其涉及的技术多种多样,导致涉及的标准也非常多,而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出台。随着物联网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准规范的缺失将导致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混乱。

  三是核心技术缺位。纵观我国物联网的技术创新,相当一部分是在原有信息化技术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发展,通过增加新功能,使其具备了物联网特性。但这并不是从无到有的创新,也很难形成核心技术,会导致产业大量采用国外技术,在专利方面受制于人,在信息安全方面没有保障;更会导致物联网数据采集环节的等设备的成本过高,从而拖累整个物联网行业的发展。

  四是规模化应用不足。我国物联网虽然有了一些基础应用,但目前国内“以物为互联”的应用需求还是低层次的,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和投入热情。规模化行业应用的不足成为制约物联网产业形成、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准化的重大瓶颈。

  五是成熟商业模式缺乏。物联网分为感知、网络、应用三个层面,在每一个层面上,都可以提供多种技术选择。因此,在未来物联网建设过程中,商业模式变得异常关键。虽然物联网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整个行业目前尚未出现稳定和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也没有任何产业可以在这一点上引领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相关文章:物联网是什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