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商汤科技智能产业研究院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中国智能算力产业联盟,人工智能算力产业生态联盟,联合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不仅明确了“新一代AI基础设施”的定义、特点和价值,还首次提出“新一代AI基础设施评估体系”,为AI 2.0时代智算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新一代AI基础设施成为AI 2.0时代“新基建”数据显示,过去四年,大模型参数量以年均400%复合增长,AI算力需求增长超过15万倍,远超摩尔定律。以CPU为中心的传统计
- 关键字:
商汤 人工智能 基础设施 AI 2.0 新基建
- 2022年,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储能一下子成为了最为炙手可热的产业之一,这背后实质是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不断攀升。和火电等可以主动控制发电量的机组不同,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受自然环境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甚至无法与电网兼容,因此需要配套储能系统以解决消纳、调峰、调频、稳定电网等各类问题。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6-2021年间,我国平均弃风率和弃光率已经分别从17.0%和10.3%降至3.1%和2.0%,这里面除了电网运营优化,技术进步的原因之外,也离不开储能的发展。而且中科院电工研究
- 关键字:
德州仪器 TI 新基建 储能
- Eric每年都会回老家,就在去年他看到老家的屋顶上新竖起了一排排的太阳能光伏板,立刻意识到乡亲们能够从中带来一定的收益,作为德州仪器(TI)新能源应用的技术专家,他很欣慰。其实Eric的家乡正是全国如火如荼推进的光伏发电(即太阳能)中的一朵小浪花。根据国家能源局网站的消息,我国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回顾近20年的发展,光伏市场虽然也经过了启动期、调整期、酝酿
- 关键字:
TI 新基建 光伏发电
- 2021年,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建设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根据IDC《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的IT总体投资达259亿美金,年增长率15%。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面向全域感知、网联化管理和体验优先,更加强调城市的治理效果。例如利用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事件感知、关联进行应急管理;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安全、效率和体验提升;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信号配时优化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及融合物联网、大数据、
- 关键字:
智慧城市 新基建
- 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覆盖七大领域: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纵观新基建的三方面内容和七大领域,可以发现半导体或将成为新基建实现突破的重点和关键所在。作为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大脑,芯片不可或缺。 一直以来,德州仪器 (TI)
都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从1986年在国内建立第一间办公室,德州仪器已在中国市场耕耘了35年,聚焦模拟和嵌入式处理系列产品创新,对新基建覆盖的七大领域发力已久。德州
- 关键字:
德州仪器 新基建
- 5G智联世界,用“芯”构造未来!由中国通信学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无锡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通信学会集成电路委员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应用研讨会暨2020无锡集成电路创新峰会〔CCIC 2020〕于9月24-25日在无锡新湖铂尔曼酒店成功举办。会议得到了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联盟、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来自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学会、集成电路和通信领域四百多位专家和企业代表莅临参会。无锡是我国微电子
- 关键字:
CCIC 2020 新基建
- 近日,TE Connectivity(以下简称“TE”)亮相2020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SENSOR CHINA。以“未来感知,由我先知”为主题,TE传感器事业部通过互动模拟演示、口碑产品展示等多种形式,于B051号展台向现场观众生动呈现了其助力中国智能交通、智能工业、智能医疗等多个智能应用场景升级与落地的多品类传感产品和解决方案。当下,传统产业正向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筑牢大数据完整、即时抓取和精准分析的能力仍是各行业转型升级的基石。同时,“新基建”的加速推进也为智能
- 关键字:
新基建 SENSOR CHINA 创新 集成 智能
- 1 服务5G的电容器TDK一直十分关注中国的新基建,尤其是5G领域
的电源发展。 5G电源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能源效
益及能量密度明显要求加
大很多,为的是减少5G产
品的占地面积以达到小型
化的目的。此外,新的5G
有源天线模块普遍采用的
是自然冷却散热的设计,
所有这些对绝大多数被动
器件都提出新的挑战-更
高的温度耐受性。特别是
在薄膜电容方面,传统的MKP薄膜电容因为受到固有
原材料及生产工艺的限制,通常最高工作温度只能达到
110 ℃。但是TDK
- 关键字:
新基建 电容器 202009
- 中国正在大力兴起新基建和经济内循环,带来了5G、数据中心、工业物联网、汽车充电桩、特高压等对新一代电源产品的需求。为满足以上需求,瑞萨整合其广阔的产品线,提供从毫瓦级到千瓦级,从LDO到电源模块,隔离非隔离各类电源产品,提供对MOSFET场效应管和GaN氮化镓的Gate driver驱动和Controller控制器方案。针对5G通信,数据中心,工业物联网和车载DVR市场越来越要求高可靠性,高电压,宽输入电压范围,小尺寸,高效率。为应对以上需求,瑞萨将发布80 V电压总线的降压(Buck),升压(
- 关键字:
电源模块 新基建 20209
- 2020年2月28日,《是该启动“新”一轮基建了》一文发布,引发市场对“新基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随后央视新闻将充电桩列为七大新基建领域之一。
- 关键字:
新基建
- 虽然远不及科幻故事中虚构的拟人机器,但真实的机器人已在智能生产的重要环节取代人工,成为更高效率的生产方式。这些机器人能够做到精准地抓取、切割、装配、抛光,人们也形象把这些机器人叫做“机械手”。随着“新基建”快进键的按下,得益于5G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的支持,机器人正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智能家居机器人、无人配送机器人、智能指引机器人等等,一系列贴近日常生活的机器人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宠。在极大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之后,“机器人”经过新一轮的技术赋能,正式迈上提升服务效率的跑道。杰和科技经过20余年的
- 关键字:
新基建 机械手
- 新浪科技讯 8月27日上午消息,在今日的华为北京城市峰会2020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发表演讲。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2021年至2025年),包括5G在内的新基建投资将达10万亿元,间接带动投资近20万亿元。而中国可以通过新基建机遇,把核心技术和器件突破。 对于当前国内芯片产业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倪光南认为,单纯的硬件、软件技术很重要,但综合的系统功能协调更重要。比如北斗,要提高整体性能,不能只靠单纯的硬件,还要依靠软件、整体系统的设计。 在他看来,虽然国内芯片产业在7nm工艺上受到
- 关键字:
新基建 芯片 7nm
- 8月21日晚间,科大讯飞发布2020年半年报,并通过讯飞听见云会议举行线上业绩说明会。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收43.49亿元,同比增长2.86%;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由一季度的-1.31亿元、-1.34亿元增长至二季度的3.89亿元和1.41亿元。对于公司业绩增幅,科大讯飞表示,年初新冠疫情较大程度上延缓了公司一季度项目的实施、交付、验收等相关工作的进度,也影响了收入确认和回款的实现进度,但教育、医疗等行业已快速形成线上业务应用习惯。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科大讯飞C端产品在“618大促”中斩
- 关键字:
科大讯飞 新基建 人工智能
- 作为世界先进的输电技术,在新基建国家重大战略支持下的特高压建设将推进电子设备、新材料等高端装备制造的快速发展,符合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国家电网公开表示,全年特高压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将达1811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规模近5411亿元。特高压输电可不仅仅是建成一条输送线路,它还需要很多的变电站(针对交流输电)及换流站(针对直流输电)来保证电压等级的变换电力输送的安全可靠,同时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终端客户做到按需分配电力及交直流的切换。这就需要非常多的设备和控制系统,特别是用来监测和控制一次设
- 关键字:
新基建 MCB TTU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18年12月,新基建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中,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自此,新基建开启了中国经济建设的新赛道,也成为了疫情后培育经济新势能、推动传统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5G时代的来临,意味着科技将推动城市进入数字化新时代,新基建下,也让我们的拥抱未来产生无限可能。5G新基建:新基建之首2020年4月20日,经过了一年多的酝酿与发展,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
- 关键字:
5G 新基建 投资
新基建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新基建!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新基建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新基建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