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电子学会共同发起的“工业互联网促进集成电路和终端产业创新发展”线上专题座谈会成功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以及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端边云架构和集成电路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议题进行探讨,共议发展。紫光国微高级业务副总裁苏琳琳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系统分析了工业互联网为终端芯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在“新基建”背景下提升我国工业芯片的发展水平献言献策。
- 关键字:
新基建 紫光国微 工业互联网
- 近日,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电子学会共同发起的“工业互联网促进集成电路和终端产业创新发展”线上专题座谈会成功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以及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端边云架构和集成电路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议题进行探讨,共议发展。紫光国微高级业务副总裁苏琳琳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系统分析了工业互联网为终端芯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在“新基建”背景下提升我国工业芯片的发展水平献言献策。
- 关键字:
新基建 紫光国微 工业互联网
- 日前,2020浪潮云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大会(IPF2020)首次在线上举行,超过5000家分销商、ISV、SI等合作伙伴在线出席本次大会。结合新基建的时代发展趋势,浪潮集团执行总裁、首席科学家王恩东首次提出“智算中心”将成为智慧时代经济社会运行所必须的重要基础设施,它将成为计算力的主要生产中心。
- 关键字:
浪潮 “智算中心” 新基建
- 毫无疑问,“新基建”成为当下最热门的关键词,区别于传统基础设施,它更加着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而言,“新基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如云计算、大数据等;二是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如环保、能源、交通等项目与互联网相结合。
- 关键字:
新基建 紫光FPGA 工业互联
-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逐渐摆脱疫情的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制造业避风港,从而加速产业转移。随着“新基建”风口的到来,这一目标的实现正在加速。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加速崛起,为半导体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 关键字:
新基建 宏旺半导体 5G
- 北京4月2日电(周靖杰 郑伟)5G作为去年刚刚商用的技术,不仅行使了通信技术的本职使命,还承担了“底层建设”的职责,为各行各业所用。而5G排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称“新基建”)首位,更加印证了业界对于5G快速发展的信心。 3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共涉及五方面18项措施,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技术发展和安全保障。中国2020年加速发展5G,目前已有20余省区市发布了5G相关的指导意见或行动方案。 借“新基建”东风,众多厂商发力5G终
- 关键字:
5G 新基建 华为 小米
- 当其他国家仍在忙于应对居民出行限制及经济放缓所带来的冲击时,中国已经在推动疫情之后经济和社会的复苏。短短数周之内,中国已从被动变为主动,吸取疫情的经验教训,并开始调动资源,以确保民众生活、企业和经济迅速恢复正常,同时为更好地应对未来危机做准备。当前,云技术已经成为企业保持业务活力、韧性和连续性的关键因素。云技术和超融合基础架构在应对新冠疫情和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企业在云技术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Nutanix近期发布的 《2019 企业云指数报告》 未
- 关键字:
新基建 云技术
- 经过抗击疫情磨砺的中国正在迎来复工复产的热潮,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推进5G网络、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七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不仅能减缓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更能推动改革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 关键字:
“新基建” 紫光国微 科技
- 近期,中央强调要加快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随着疫情逐渐消退,复工复产、发展经济成为后疫情时代主课题,“新基建”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步伐急剧加速,在促进国家经济升级、科学技术进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担任重要角色,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基建”风口下,“软实力”不足陷困局“新基建”主要立足于科技端,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近些年,中国信息产业走过漫长的曲折之路,在国家、政府及企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硬件设施水平正由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
- 关键字:
新基建 人才培育
新基建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新基建!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新基建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新基建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