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2年多的科研攻关,日前,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采用国产有载分接开关的换流变压器问世,实现组部件等产业链全面国产化 ,标志着我国突破了这一高端电力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换流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开关现已在位于广州从化的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溪洛渡直流工程从西换流站成功投入运行。据了解,换流变压器的有载分接 开关就像是汽车的自动“变速箱”,电压调高调低、负荷调多调少、电流调大调小都要通过它来调节。这种开关有1000多个零部件,切换次数非常频繁,一年高达6000余次,一次切换包括9个过
- 关键字:
变速箱 变压器 有载分接开关
- 舒 晖,姚学松(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基于某款纯电动汽车高速运行时,强行挂入低档位时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文章分别分析了1档最高车速时对应的电机转速和最高转速下对应的整车车速。结果表明,1档下需要对最高车速进行限制,提高动力总成工作安全性,预防驱动系统损坏,造成整车动力丢失。 关键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变速箱;挂挡 0 引言 在全球环境污染和化石能源短缺加剧的背景下,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纯电动汽车具有低噪声、无污染、
- 关键字:
202005 电动汽车 动力总成 变速箱 挂挡
- 近日,运动控制和节能系统电源和传感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厂商Allegro MicroSystems(以下简称Allegro)宣布推出ATS19580,这是业内首款完全集成的、背磁(back-biased)巨磁阻(GMR)变速箱速度和方向传感器。ATS19580能够在变速箱应用中实现最高的系统性能,并可减小系统尺寸,降低复杂度和成本,提高系统的燃油经济性。ATS19580将GMR技术与Allegro领先的变速箱算法和独特封装相结合,是迄今为止性能最高的变速箱传感器,其主要性能包括:· 工作气隙的最大
- 关键字:
变速箱 传感器
- 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需要降低油耗、优化动力的市场需求,使得如何提高车辆变速箱的效率成为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这一趋势背后有两股推动力量
- 关键字:
变速箱 关键设计 解决方案
- 0引言变速箱的变速、储能、增加扭矩等作用,使它成为动力机械中应用十分广泛的通用部件之一。它...
- 关键字:
变速箱 噪声 频谱分析 故障诊断
- 汽车电子设备往往需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运行,而且在负荷清除的短时间内,其结区温度还可能超过200℃。与所有...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封装技术 变速箱
- 自动变速器“打死你,我也不换挡”自动变速器以方便的操作逐渐的取代了手动变速器。在拥堵路段,车主只要控制刹车,就可以应付走走停停的路况。取得这种方便的代价就是较高的耗油,还有当车主驾车去山路撒
- 关键字:
DSG 离合器 变速箱 自动
- 不能否认双离合器变速箱将是未来变速箱技术的大势所趋,无论是换挡速度、传动效率还是成本都相比传统自动变速箱更有优势,从超级跑车布加迪卫航到大众Polo都适用于这项先进技术,大众也是业内最早将双离合器变速箱投入大量生产并配备量产车的厂商。
本田在最近将双离合器变速箱列入发展计划,与其它厂商不同的是,本田双离合器变速箱将首先供给摩托车,而不是汽车。配备双离合器变速箱的VFR 1200摩托车将于明年在欧洲和日本上市,随后再销往日本市场。
本田双离合器变速箱与其它双离合器变速箱的结构相似,1、3、5
- 关键字:
本田 汽车电子 变速箱
-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奇瑞汽车公司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多项核心技术研发获得重大突破。其中,一直被视为我国汽车工业技术瓶颈的自动变速器、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均由奇瑞研发成功,这使得奇瑞成为我国完全掌握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和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EMS)四大关键技术的汽车企业。
在自动变速箱研发上,奇瑞历时6年,耗资数亿元,突破重重技术壁垒,终于研发出具有奇瑞自有技术路径的高端自动变速箱。据介绍,目前奇瑞自动变速箱工厂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批量生产在即,其产品为当前
- 关键字:
奇瑞 EMS 变速箱 发动机
- 自动变速器能够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车速等情况自动变换传动比,使汽车获得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并减少发动机排放污染。自动变速器操纵容易,在车辆拥挤时,可大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电子控制
- 关键字:
汽车 变速箱 工作原理 自动
变速箱介绍
变速箱
变速箱主要指的是汽车的变速箱,它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功能为:一、改变传动比;二、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情况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三、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