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消息,近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辈子,美国都别想赢过中国制造业。按照这位大佬的说法:“中国有很多很棒的芯片,虽然美国能够设计出好芯片,但无法进行高效生产,而中国生产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虽然美国在人工智能(AI)发展竞赛中不具备制造业优势,但具备创新和创造力优势,问题就在于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种优势。”在达利欧看来,中国会以非常低廉的成本来生产产品。“中国的制造业产量约占世界的33%,这比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还要多。他们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还会把芯片应用到制造
- 关键字:
桥水基金 中国制造 芯片制造 AI 机器人
- 近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5%(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下降0.08%。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集成电路在3月份的产量达到362亿块,同比增长28.4%,创下历史新高。从季度来看,今年一季度(1-3月),全国集成电路产量达981亿块,同比增长40%。随着国产化浪潮持续推进,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本土化趋势明显,国产芯片数量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集成电
- 关键字:
芯片 中国制造
- 印度媒体与网络评论最近在智能手机议题上与中国升高了对抗声调,声称「印度制造赶超中国制造」、「中国每年丢掉1.8亿支手机订单」,许多中国网民认为印度未免也太过自信。不过,市调机构Counterpoint近日发表的数据显示,印媒豪言壮语并非没有根据,在过去不到10年的时间,印度从中国进口手机减少了98.78%,甚至已有少部份印度制造手机已回销中国。据《快科技》报导,Counterpoint的报告中有一组数据称,从2014到现在不到10年时间,印度从中国的手机进口量从1.8亿部,骤降到219万部。而印度手机自产
- 关键字:
手机 印度制造 中国制造
- 1月18日,特斯拉中国制造Model Y在上海世博特斯拉中心、上海向阳特斯拉中心、上海森兰交付中心正式开始交付。这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继中国制造Model 3后,第二款面向中国用户生产、交付的车辆,标志着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7.3%。在去年12月份中国生产的280.4万辆汽车中,新能源汽车为23.8万辆,同比增长近56%。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仅是中国首个外资整车制造项目,
- 关键字:
特斯拉 中国制造 Model Y
- 迈入2019年,科技圈迎来开年第一大盛事——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简称“CES”)。作为世界科技大国,中国自然不会缺席。据统计,今年CES上总共参展的企业约为4500家,其中就有1213家为中国企业。那么“中国军团”今年在CES上的表现如何?
- 关键字:
CES2019 中国制造 实用创新
- 国务院正式颁发《中国制造2025》规划。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与工业4.0强调的智能化信息化方向与发展战略基本一致,新一轮的制造业变革逐步来临
- 关键字:
智慧工厂 中国制造 中国智造 制造业 智能工厂
- 中国的工业4.0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了工业大国,至2010年,已然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目前已经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但也就仅此而已,由于欠缺核心技术及设备、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中国始终只能是制造大国,而无法成为制造强国。
- 关键字:
工业4.0 中国制造 自动化
- 论进口与国产变频器的区别-变频器的功能是把50EE的电源变成频率连续可调的电源,或者说它能把电源从50Hz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交流感应电动机有了快慢的自由。
- 关键字:
变频器 工业4.0 中国制造
- 中国:“制造大国”这顶帽子不好戴- 中国制造业产业仍面临着产业结构失衡、自主创新不足、品牌效应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畅等问题。所以所我国目前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 关键字:
智能制造 工业4.0 中国制造
-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近10年来,中国本土的智能电表进行了大规模的安装,这十年也是质量提高、技术积累、不断创新的十年。但不得不提的是随着“中国制造”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无论是加工工艺还是生产成本,中国市场也成了全球智能电表竞争、生产的第一战场,相当一部分国内顶尖表厂纷纷走出国门。
- 关键字:
电能表 全球化 中国制造
- 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三个维度认识“智能制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制造业当前所处位置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避免盲目求新和急于求成的倾向。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工业4.0
- “对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制造发展要客观认识,现在一讲中国制造就是污染、低端制造、过剩。我以为中国制造业发展也是经历一个过程。”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马晓河认为,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制造业主要完成了由小变大的演变,它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没有制造业的由小到大,中国经济就不会有今天的规模。
由小到大
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制造为中国 GDP的贡献一直在 32%左右,几乎三分之一。制造业发展快,GDP呈现的上升快,制造业发展慢,GDP上升就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在于科技升级——在自身没有先进科技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以开放的心态与世界先进科技合作,而并非是沉醉于那个莫名其妙、人云亦云的“工业4.0”。
- 关键字:
工业4.0 中国制造
-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举迁移到印度,改写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国面临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压力,中国制造业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转型迫在眉睫!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 热衷模仿,不思创新,是中国制造的顽疾,“中国制造”的信心源于科技创新,创新的核心是掌握核心专利。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专利
中国制造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中国制造!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中国制造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中国制造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