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李克强总理考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53所在京的部属、市属、民办高校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李克强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强调现在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发展的阶段,应该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现将李克强总理讲话中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部分内容摘选如下。
对学校来说,培养人是最根本的。要塑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有精神追求,这些都与创新紧密相连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 “我们要打一场制造业的‘攻坚战’,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李克强总理在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当天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李克强说,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制造强国,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
他强调:“要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rd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他们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
国家层面: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rdquo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 夸大甚至神化美欧日科技对中国的领先优势,一直是传统,但是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妄自菲薄,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强,我们没有理由不对自己的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 关键字:
德国制造 中国制造
- “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衰退到依赖中国,我们的制造业还没有升级,制造业者已开始撤离,中国在制造业上要走的路有多长?30年真的不算长。只是在当前的环境和价值取向下,由谁来走完制造业的下一个30年?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 2016年是《中国制造2025》落实关键第一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期望制造业国产化进程顺利推进,期望“中国制造”能够华丽变身“中国创造”。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中国人的2016年新年愿望。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 美媒称,“中国制造”品牌长期以来代表着数量而非质量,代表着低廉价格而非一流产品。但这种情况正开始改变。在几十年来一直生产粗制滥造的产品后,中国的产品质量正悄悄地逐步提升。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2月20日报道,从服装和家用器具到手机,事实正在证明,中国商品现在与日本制造的产品同样耐用,与台湾地区等高科技中心制造的产品几乎同样精密。
报道称,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曾生产玩具,但到上世纪80年代时转向制造节能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中国正以同样的方式消除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 真正拉开中国制造业贫富差距的,除了客户、政策等外部因素外,更核心的因素则是企业本身,一种工匠精神,一种基本功精神,现在到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的时候,这个行情没有快速赚钱的途径,也容不下急功近利的人。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 富士康的环境已经领先全国90%的制造业,虽然不完美,但一直在努力。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富士康
- 正所谓殊途同归,海尔也好,格力也罢,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是最好的。
- 关键字:
格力 中国制造
- 人民币升值,中国或成最大输家,人民币贬值,中国将成最大输家之类的高见,工业4.0中国或成最大输家,但是中国还是好好的,经济学家唱衰中国已成日常。
- 关键字:
工业4.0 中国制造
-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起重机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例达到20.8%。
- 关键字:
起重机 中国制造
- 我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但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质量是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若想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那么提升产品质量是我国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加工厂”,数以万计的商品打着“中国制造”的牌子走向世界,而中国产品全球热销一大原因便是价格低廉,但是低廉也被认为低质.
- 关键字:
中国制造
- 中国制造不是在萎缩,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在前进:智造、知识产权,这才是制造业正确的前行方式。
- 关键字:
欧姆龙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中国制造!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中国制造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中国制造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